议论文言阅读一
阅读议论文,完成1-5题。(共13分)
如何看待数字时代的文学评论 薛晓倩
①评论当然是重要的。传统评论的重要性表现在两个方面:概述原著和提炼观点。贝克在他的著作《你和我》中认为:“思想史变革的主要动力是书评而不是书籍。”因为人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可以用来阅读所有他们想要阅读的书籍,取而代之,有些时候便选择阅读书评。
②除了书评的重要性,另一个争论的焦点在于书评的影响力,包含两个问题:首先,书评是否有影响力?其次,由书评产生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③为了证明评论的影响力,我们需要搜集一些例子,包括那些你已经有了看法的事物,和那些你还不了解的事物。“周六观点”这个电视栏目是个不错的例子。这个栏目会发布书籍、电影、电视秀和展览的介绍及评价,你可以收看节目,然后把认同或不认同的观点记录下来。重复几次之后.你会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对于你不喜欢的作品,如果有某些评论试图改变你的态度,那么,在你完全缺乏了解的领域,你会倾向于接受评论者提供的意见。相较而言,如果评论涉及你已经有所了解的领域,你就没那么容易被说动。节目里曾经讨论过一部我读过的小说,评论的观点和我对这部小说的认识大相径庭,令我很不以为然。同样,我也不会因为某人的一家之言而厌烦一部电影。这证明了两点:评论是否有效取决于其具体内容.评论也绝不是简单的“对”与“错”的问题。
④评论人对某些作品不够公平的时候,评论就成为了艺术的敌人。另外,大量可能不尽正确的文学批评影响了奖项评审,或许导致很多杰出的作品被低估。如果以往确实存在这种现象,那么近十五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随着新媒体对传统媒体行业的冲击和重塑,数字时代的“评论家观点”还有价值吗?
⑤《数字批评家》一书给出了在网络时代对文学评论的意义的思考。相对于传统媒体自上而下的结构,网络世界有一些有趣的特性,比如免费的文章、作为职业的博客写作,等等。这本书中最重要的发现是,网络评论对文学评论传统造成了根本性的影响——快如迅雷,又极具吸引力。
⑥网络时代的评论会像蔓草似的覆盖掉原始的文本,使其仅剩一个迷蒙的轮廓。当书评取代了书籍本身,评论的波涛淹没了文本本身,导致的结果是,出现了大量对当前观点进行总结的文章。这一切想起来就令人沮丧——大量的文化交流是我们不可能追上而终将错过的。
⑦显然,数字时代的文学评论有其内在价值,但是问题也很明显。我们希望字里行间都有爱,但是评论家们漫步在故事、图像、声音和口味所建构的迷宫里,一边怀疑。一边追寻符合他们口味的最终价值,我们应该喜欢这些吗?他们的文学评论深刻而准确吗?
(据2018年5月18日《文汇报》同名文章改写) 1.阅读全文,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2.请指出第③段使用的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3分)
3.为什么作者要花一半的篇幅讨论传统的文学评论?(3分)
4.阅读第⑤⑥两段,概括网络文学评论的特点。(3分)
5.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
A.本文紧扣名人名言论证中心论点,行文简洁,视野开阔,论证严谨。
B.文章第①②段列举了部分评论家的观点及其争论的焦点,为第③段论证拓展了空间。 C.文章第⑥段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形象地指出了网络时代评论的负面影响。 D.本文引导读者正确看待数字时代的文学评论,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议论文言阅读一
(一)阅读两个文言选段,完成6-9题。(共13分)
甲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
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
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乙
3,头铦达④而尾掉缭⑤。无知无巧,针,生于山中①,处于室堂。夫始生巨,而成功者小,长其尾②而锐其剽○...
善治衣裳。不盗不窃,穿洞而行。一往一来,结尾以为事。尾生而事起,尾收而事已⑥。既以缝表。又以连里。既能合纵,又善连横。无羽无翼,反复甚急。日夜合离,以成文章。下覆百姓,上饰帝王。功业甚博,不显贤良。簪..以为父⑦,管⑧以为母。用时则出,不用则藏。
(选自《荀子·赋》,有删改)
【注释】 ①生于山中:缝衣针用金属制成,而矿石在山中,所以说“生于山中”。②尾:线。③剽(piao):针尖。④铦达:锐利挑达,畅通无队。⑤掉缭:摇曳而缠绕的样子.形容线的长。⑥尾收而事已:线尾打结就新衣完工。⑦簪以为父:簪,大针。一般小针由这种大针磨细而成,所以说“簪以为父”。⑧管:存放针的圆管状工具。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
(2)持就火炀之 ..(3)则第二板已具 .(4)长其尾而锐其剽 ...(5)以成文章 ..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1)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2)夫始生巨,而成功者小。
8.甲段介绍活板的排版,先后有六个步骤,请把空缺的三个步骤填在横线 上。(3分)
设置铁板→ 放置铁范→ → →按平板面 9.对甲、乙两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
A.甲段“每字为一印”说明字是活的,“乃密布字印”说明板是活的,“每一字皆有数印”说明字印数目是活的。 B.乙段从多方面介绍针,尤其是运用多种修辞,生动展示了小小缝衣针上下穿梭,默默无闻为人们赶制衣裳的可爱特点。
C.“铁范置铁板上”和“上饰帝王”中的“上”意思不相同;“不用,则以纸帖之”和“不用则藏”中的“不用”意思相同。
D.甲段语言平实,乙段语言华丽,但都充分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乙段多用四字句式,因而科学严谨,表意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