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思想概论
第一次过程性评测答案
一、判断题 每题5分 共50分
1. 陆皓东是为中国资产阶级民族牺牲的第一人。(√)
2.兴中会的成立标志着孙中山活动的开端。(√)
3.辛亥的失败主要是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4. 1911年10月10日,武昌的成功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的第一次巨大胜利。(√)
5.震动中国的“宋案”爆发于1912年。(×)
6.中国陆军军官学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军事学校,是国共合作的产物。(√)
7.中华的第一任临时大总统是孙中山。(√)
8.在派和保皇派第二阶段的斗争中,分别于《民报》和《新民从报》为主要阵地展开激烈的论战(√)。
9. 1923年1月召开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0.《孙文越飞联合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孙中山联俄的最终确立。(√)
二、单选 提供8题 选考5题 每题5分共25分
1.14年6月,孙中山在(C )创建了我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团体兴中会。
A. 东京 B.广东 C.檀香山
2.1905年8月,孙中山在东京组建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B )。
A. 兴中会 B. 中国同盟会 C.青山军事学校
3.15年,孙中山领导(B )拉开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的序幕。
A. 惠州 B. 广州 C.武昌
4. 1911 年10月10日,(C )爆发。
A. 广州 B. 镇南关 C. 武昌
5. 1903年7月(A )后,所谓民权已经被袁世凯所剥夺。
A. 二次 B. 护国运动 C.运动
三、多选, 每题5分 共25分
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A B C )。
A.民族主义 B. 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2.派和保皇派论战中,双方的宣战阵地是( A C )。
A. 民报 B. 苏报 C.新民丛报 D.新闻报
3.孙中山为同盟会指定的纲领是(A B C D )。
A. 驱逐鞑虏 B. 恢复中华 C.创立 D.平均地权
4.在“抗风轩议盟”中,孙中山提出了(A B )的宗旨建议。
A. 驱逐鞑虏 B. 恢复华夏 C.创立合众 D.平均地权
5.武昌爆发会三天,武汉(A B C )三镇全部被攻克。
A. 武昌 B. 汉阳 C. 汉口 D.湖北
第二次测试
一、判断题 每题5分 共50分
1 在《中华临时约法》中,第一次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的各族人民一律平等的思想。(√)
2三民主义是中国资产积极民族的政治纲领和战斗旗帜。(√)
3第一次运动的失败,使孙中山认识到封建军阀是国家的最大祸害。(√)
4 1905年11月《民报.发刊词》第一次公开提出了三大主义的口号,宣告了三民主义的问世。(√)
5 派与保皇派的根本分歧是如何拯救中国的问题(√)。
6 自1900年起,孙中山发动了两次对保皇主义的批判(√)。
7 1906 年,孙中山与黄兴、章太炎等人共同拟定的《军宣言》中就具体地解释了“建设”的主张。(√)
8 《一大宣言》应该是解释三民主义的根本依据。(√)
9 “耕者有其田”的主张第一次使农民土地问题的解决成为可能。(×)
10 孙中山民权思想的萌芽可以追溯到侨居檀香山时期。(√)
二、单选 每题5分 共25分
1 1903年7月(A )后,所谓民权已经被袁世凯所剥夺。
A. 二次 B. 护国运动 C.运动
2 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孙中山再次宣布“民族、(C )已达到目的”,A. 民生 B. 民族 C.民权
3 自1918年至1919年,孙中山撰写了《孙文学说》和(A )。
A.《实业计划》 B. 《建国方略》 C.《上书李鸿章》
4 1903年7月二次后,所谓民权已经被(A )所剥夺。
A. 袁世凯 B. 黎元洪 C.段祺瑞
二民主义又变回到一民主义。
5 在1919年10月10日颁布的(A )中,孙中山明确地将三民主义宣布为党的宗旨。
A.《中国规约》 B. 《中国第一次代表大会宣言》 C.《改造中国之第一步只有》
三、多选 每题5分 共25分
1 在一大会议上,孙中山确立了(A B D )三大等。
A. 联俄 B. 联共 C. 节制资本 D扶助农工
2 孙中山为同盟会拟定的纲领是(A B C D )。
A. 驱除鞑虏 B. 恢复中华 C.创立 D.平均地权
3 改组后和中国党合作的转变成为由(A B C )和民族资产阶级共同组成的民主联盟。
A.工人 B. 农民C.小资产阶级
4 一大宣言共分为(A B C )等三个部分。
A. 中国现状 B. 主义 C. 政纲
5孙中山的民主民权思想更多地来自( A B )的直接影响。
A.西方社会现实 B. 西方政治文化 C. 中国的社会背景 D中国传统文化
第三次过程性评测答案
1.孙中山经济建设思想的发展变革,可以以15年为界分为两个时期,(错误)
2.民主主义是孙中山国家经济近代化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点。(错误)
3.“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是实现民生主义的两大要旨。(正确)
4.对外开放是孙中山国家经济近代化的重要策略思想。(正确)
5.《实业计划》的实施策略重在发展农业和农民,相对抑制轻工业的增长(错误)
6.立志经济改良、优先发展农业、注重躬行实践,是孙中山早期经济思想的重要观点。二、单选 每题5分
7.孙中山国家经济近代化的宏伟蓝图是(B)
A《上李鸿章书》,B《实业计划》,C《民权初步》,D《农功》
8.孙中山“平均地权”思想萌芽于先秦(A)“均富”思想。
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
9.(C)是孙中山首次公开提出经济改良主张和三项经济改良措施的重要文章。
A《上李鸿章书》B《农功》C《致郑藻如书》D《同盟会宣言》
10.孙中山的(D)主义是具有中国特色国家经济近代化的纲领。
(正确)
A民本B民权C国民D民生
11.以下(D)未被《建国方略》收编.
A《民权初步》B《实业计划》C《孙文学说》D《农功》
12.到如何看待引用外资和人才时,孙中山反对(A)
A盲目排外B赶超欧美C发展实业D纯商性质,
13.(A)策略是发展中国经济,实现近代化的必由之路。
A对外开放B重视农业C平均地权,D平均
14.孙中山认为发展实业的关键在于(C)
A民生主义B引进技术C开放D公平竞争
15.孙中山国家经济近代化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点是以(B)为目的
A惠民B养民,B助民,C爱民
16.(D)不是孙中山早期阐述改良救国经济思想的文章。
A《上李鸿章书》B《农功》C《致郑藻如书》D《民权初步》
三、多选 每题5分
17.《实业计划》实施策略包括(ABCD)
A法律保护,B国家经营C发展工业D重视农业,
18.(ABC)是构成《实业计划》的主要内容
A开发交通B开辟港口,C兴建水利D鼓励教育
19.孙中山认为对外开放必须要坚持(ACD)
A主权,B 发展农业,C为我所用,D平等互利
20.孙中山所说的“外国之资本主义”指来自国外的(ABD)
A 资本,B机器设备,C外交,D专门人才
21.要使《实业计划》的运行规律顺利推进必须要有(CD)
A开放,B实业发展,C法律保护,D国家支持
22.民生主义的要旨是(AC)
A平均地权,B农民,C节制资本,D实业救国,
23.在《致郑藻如书》中孙中山提出若干经济改良措施,包括(ABC)
A振兴农业,B禁绝鸦片C 发展教育,d平均地权
第四次过程性评测答案
1.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兴起的以“自强”、“求富”为目的改良运动(正确)
2.孙中山堪称中国近代伟大的教育思想家(正确)
3.对外开放是孙中山思想建设的重要组成。(正确)
4.孙中山认为,大胆引进外国优秀人才,是发展中国教育事业的重要手段。5.孙中山的经济思想与其政治理念没有任何联系。(错误)
6.在发展实业问题上,孙中山非常重视机器的使用(正确)
7.孙中山认为,作为国办教育补充的最有效的方法是社会办教育。(正确)
8.孙中山对西方的这一主流政体十分赞赏并十分迷信。(错误)
9.成人教育是孙中山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确)
10.孙先生强调的教育为立国之本的主张,在中国是早已有之的(正确)
二、单选 每题5分
11.孙中山明确提出(A)服务的观点
A各国人才为我经营创造,B发展,C科学D实业
正确)
(
12.孙中山主张对外开放,重视响西方学习,在教育领域首先体现为注重(B)
A创办西学B留学教育C外籍教师,D教育管理,
13.孙中山主张的职业教育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成年国民为主要对象的教育;一是(B),
A高等教育中设职业教育课,B面向青年学生的职业技术教育,C小学生设劳动技能课,D中学生设劳动技能课,
14.孙中山认为,(D)这一办学形式要向全社会推广。
A高等学校,B成人学校C职业学校,D义务学校,
15.孙中山认为,(D)是全社会每一位成员所共有的责任。
A普及教育,B共同办学,C好好学习,D兴办教育,
16.孙中山把(A)定位基本国策
A普及教育B计划生育,C对外开放,D经济建设
17.作为国办教育补充的最有效的方法是(C)
A职业教育,B私立学校,C社会办教育 ,D成人教育,
18.孙中山指出:(B)的造就,就是人的培养
A素质,B人格,C情商,D智育
19.辛亥以后,孙中山反复阐述了(A)的观点。
A科技兴国,B农业兴国,C发展兴国,D工业兴国,
20.孙中山强调,(A)是实现实业发展的基础。,
A 科学技术,B工业技术,C农业技术,D洋务运动,
三、多选 每题5分
21.孙中山的开放教育思想包括(BD),
A发展高等教育,B重视留学生的选派和教育,C留学生要保持一定的数量,D教育留学生要刻苦学习,报效国家,造福人类,
22.孙中山称科学为“(AB)”,
A统系之学也,B条理之学也,C知识也,D逻辑也
23.孙中山指出:科学具有(AB)的特征。
A真理性,B实践性,C系统性,D条理性
24.孙中山的科学技术观包括(ABCD),
A科学技术的国家发展观,B科学技术的应用价值观,C科学技术的对外开放观,D科学技术的教育发展观
25.孙中山将科学划分为两大类别,即(AB)
A.自然科学B人事科学C人文科学,D地理科学
26.科学技术观包括三个方面即(ABC)
A国家发展观,B应用价值观,C对外开放观,D科学技术观,
27.民生主义有四大纲,即(ABCD)
A资本B土地,C实业,D教育问题
28.(ABCD)是国家兴旺富强的基础和前提。
A教育发展B培养人才,C人才众多,D尽其所用
39.孙中山要求青年学生(ABC),这其中蕴涵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
A关心国事,B问国事,C管国事,D想国事,
30.教育是人的(ABC)的重要手段。
A智力开发,B素质培养,C能力提高,D教养之道,
31.孙中山教育思想培养人才的目标是(ABC),
A发奋读书研究学问,B造就高尚人格,C发奋为雄,立志救国,D只做学问,不问政治,
第五次过程性评测答案
1.孙中山的外交思想以振兴中华为核心,其基本点是争取民族,维护国家主权,坚持睦邻友好,维护亚洲与世界和平(正确)
2.孙中山早期的外交思想仅限于与西方列强加强建立联系,以便得到列强的支持与援助(错误)
3.孙中山的维护民族,实现国家富强的外交工作原则,可概括为“强国外交”(正确)
4.“一大”之后,废除不平等条约成为孙中山外交思想的重点(正确)
5.孙中山的大亚洲主义强调中日两国的地位和相互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正确)
6.孙中山与武装斗争的思想在酝酿时期曾与改良思想并存(正确)
7.孙中山对西方的这一主流政体十分赞赏,比较迷信(错误)
8.孙中山是第一位“中体西用”的理念,系统提出现代化建军思想的资产阶级军事(正确)
9.以护国战争为转折,孙中山的军事战略转变为联合军阀打军阀(正确)
10.孙中山国防教育思想还有一个突出特点:对全民进行国防教育(正确)
11.孙中山明确提出要“外交立国”,强调“速筹生财之道”(正确)
12.孙中山的追求与理想和国人的意志和愿望是不一致的(错误)
二、单选 每题5分
13.(A)是孙中山外交思想趋于成熟的标志,是他外交思想的转折点
A《外交》B《建国方略》,C《上李鸿章书》,D《三民主义》
14.(B)的系统性、整体性凸显了孙中山国防经济思想的卓越成就。
A《建国方略》,B《实业计划》,C《上李鸿章书》,D《外交》
15.(A)是孙中山反复强调的一个问题.
A强国外交,B振兴中华,C求富求强,D国富民强,
16.(A)是中国达到民族的主要障碍。
A帝国主义,B军国主义,C官僚主义,D民族主义
17.(A)是孙中山外交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
A睦邻友好,B联日思想,C和平共处,D团结互助
18.孙中山对日外交思想表现为(A)思想
A联日,B抗日,C断交,D勾结
19.(B)是指策动武装的地区。
A根据地,B起点,C大本营,D圣地,
20.实施内线防御,利用(A)的作战方针。
A主客异势,B主动出击,C声东击西,D迂回
21.所谓(B)是指清仿照西方模式创办的近代化陆军
A清军,B新军,C红军,D国民军,
22.(A)是未来国防力量的核心。
A,B人民,C科学,D技术
三、多选 每题5分
23.外交工作并不仅限于官方外交,还包括(AB)
A民间交往B民间外交C私人交往D社团交往
24.孙中山的近代外交思想具有(ABCD)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A开启了争取民族、反对外来干涉,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的外交航向,B对亚洲乃至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C锲而不舍的外交努力和理论探索精神,D感召后代为“振兴中华”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工作
25.孙中山对于大亚洲主义的发展和前景充满信心,信心来源是(AB)
A东方文化B团结发展,C个人情感,D军事力量
26.孙中山堪称一位杰出的(ABC)家
A外交家B外交思想家C外交活动家D军事家
27.(ABC)都曾是带给他惨痛教训的选择。
A依靠会党,B运动新军,C联络军阀,D联共,
28.孙中山建军思想的主要内容(ABC)
A的必须具有全军一致信仰、追求的主义,B要坚持党的领导、建立政治工作制度,保证对主义的忠诚。C实行“武力与国民相结合”和“国民之武力”的两步战略。D实现国防现代化的宏大构想,
29.1914年9月,孙中山在《方略》里,就军的(ABCD)等具体问题做了设计和详细的规定
A誓词,B军法,C服装,D官制
30.孙中山的思想发生实质性转变的原因是(AB)
A的经验,B五四运动C第一次世界大战,D惨痛教训
31.孙中山外交思想的主要内容(ABCD)
A争取民族B实现国家富强,C维护国家主权,废除不平等条约,D坚持睦邻友好,倡导亚洲团结, 重视中日友好,发起亚洲大同盟,
32.孙中山主张从(ABC)方面加强海军建设。
A舰械构造,B人才培养,C军港建设,D加强武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