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0年国际油价走势:分析与判断

2010年国际油价走势:分析与判断

来源:宝玛科技网
锯所讲宪考考2010年第11期(总第2283期) 2010年国际油价走势:分析与判断术 特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王 军 各国强力救市措施的推动下,2009年以来世界 世界主要经济体是否在2010年会出现“二次探底”、全球 l上经济衰退逐渐得到遏制,市场信心和乐观情绪不断 经济复苏的可持续性及稳固性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笔 提高,国际油价呈小幅下跌后震荡上行并不断攀高的走 者认为,2010年将是原油的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两大因 势,1~11月累计上涨超过64%。2009年4月下旬至10 素激烈博弈的一年。如果经济复苏顺利,那么原油的金 月下旬国际油价出现~轮快速上涨的主要原因包括:美 融属性会再度重掌油价涨跌,乐观预期和对通胀管理的 国、中国等国经济情况逐步趋好,预示了全球经济止跌回 需要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油价;如果经济复苏出现反复, 稳的态势,明显提振了市场信心,对世界石油市场的回升 商品属性将会主宰油价走势,供需关系更被市场所关注。 起到了基础性作用。在此背景下,国际组织纷纷上调经 2.需求因素。近期,国际各大机构均在不断上调需 济预期,市场信心与乐观情绪逐渐主导市场。二季度以 求预测,普遍认为世界经济已趋于稳定,石油需求下降幅 来,市场对今后经济增长的乐观情绪逐步占据上风,这是 度也有所缓解。截至l1月,国际能源机构(IEA)已连续 国际油价回到70美元/桶左右的主要动力。美国的宏观 四个月上调全球石油需求预测,将2009年和2010年全 ,尤其是原油库存不断出现的下降,明显推动了市场 球日均原油需求量分别上调至8460万桶和8610万桶。 升温。再有,美国扩大印钞,美元继续贬值也是 该机构认为,随着经济形势逐渐回暖,全球原油需求量也 推高油价的原因之一。石油消费国在低油价时大量增加 将逐步上升。美国能源署(EIA)最近也全面上调2010年 商业及战略储备拉动石油表观需求上升。欧佩克坚持保 世界及美国石油需求预估,EIA预计2010年全球原油曰 价推价不变,石油供应前景并不乐观。 ’均需求量将为8540万桶。欧佩克在l0月份报告中预期 2010年全球原油需求停止下跌,曰需求将增加至8490万 一、2010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的影响因素 分析 桶。另据国外媒体对原油行业分析师和分析机构的调查 显示,2010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将快于供给增速,需求 国际油价波动既受实体经济中供需因素的影响,也深 将增长130万桶/日,至8590万} 日,这会促使自全球 受短期因素的冲击,引发短期冲击的原因非常复杂,如石油 经济危机爆发以来累积的原油库存降低,对石油需求回 库存变化、汇率变动、期货市场上的投机因素、突发事件、政 升有一定推动作用。总体看,2010年石油需求将较2009 治事件、国际资本市场资金的短期流向、气候异常、市场干预 年有所好转,石油供需将略微偏紧。 等诸多因素,都会通过对供求关系造成冲击或短期内改变投 3.供应因素。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OPEC)2009 资者对供求关系的预期而对石油价格发挥作用。综合来看, 年已连续三次宣布维持原油产量不变,预计2010年欧佩 影响2010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的因素主要有: 克产量也不会有大的变化。经过近一年相对较低的 1.全球经济复苏因素。全球经济的持续复苏将是 油价后,如果油价从70美元一线明显下跌,欧佩克进一步 油价上扬最重要的支撑因素。美国和欧洲的主要工业国 减产的余地和空间将增大。特别是2008年下半年以来出 家经济状况转好以及中国、印度经济的持续增长意味着 现的油价持续下跌,严重打击了对石油生产的投入,对石 市场对石油和石油副产品的需求将不断增加。尽管当前 油供应的制约必然日益显现,也使今后石油供应阴影笼 全球经济复苏的迹象越来越明显,但是以美国为代表的 罩。2009年以来国际能源机构一直有这方面的担忧,国际 本文是“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090450453。 ● l l l 《 度的下跌,国际油价企稳回升已经有了基本面的支撑,未 从更为广阔的视野来看,一个国家的石油储备体系包括两 来一段时间,世界经济在不发生特殊变动的情况下,油价 方面内容:一方面为实物储备或现货储备,即讨论和呼声 将会沿着目前的轨迹继续震荡向上。客观上,国际油价已 较高的石油战略储备;另一方面还应包括石油期货储备。 经进入了一个新的较高的波动区间,难以重新回到低油价 实物储备由于耗资大,且同样存在市场价格风险,不宜作 l l l 时代,这是未来的一个大趋势。但是另一方面,世界经济 毕竟处于艰难复苏过程当中,世界经济进入了衰退与增长 的过渡期,失业率偏高、消费不振仍是制约经济恢复的重 为规避市场风险的手段,而主要用于防范应对战争和意外 事件所造成的石油短缺和平抑石油短缺时期造成的高油 价。石油期货储备才是维护我国石油安全、减轻短期油价 l 要阻力,并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持续下去。另外,全 i 球原油和油品库存仍然处于历史高位,石油供求仍处于脆 i 弱的紧平衡状态,疲弱的基本面无法支撑油价大幅持续走 l 高。在此大环境下,国际油价在各种力量的牵引下,单边暴 i 涨的条件被大大削弱,出现一定的宽幅震荡是较为正常的。 短期来看,上述利好利空因素将继续同时并存乖日博弈。 具体看,2010年国际油价走势可有两种情况。如果 l 世界经济增长前景好于预期,金融市场信心得到恢复,宽  l松货币导致流动性继续明显过剩,通货膨胀压力加 l 大,美元继续大幅走软,那么,国际油价上行趋势将更加 l 明显,有上市100美元高位的可能性。如果爆发新的金 外汇组合,I 融冲击,世界经济复苏遇阻,出现第二次深度经济衰退, l 金融市场信心恢复进程遇阻,为防止滞胀,美元在主 的市场gll 导下保持强势,那么,国际油价运行平台存在进一步下移 汇储备投资组合来说也是有利的。l 的可能,但估计在60美元一线会得到强支撑。初步预计 l 的大概率事件是:国际原油价格年平均将在每桶70—90 美元左右反复震荡。 三、应对未来国际原油价格波动的对策 l 由于我国目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以及在全球产 l 业分工中处于“世界制造中心”的现状,导致对石油需求快 l 速增长,成为石油需求大国,但目前国际油价的决定权不 交易市场建设与相关的金融安排,l 在我国,主要取决于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并且受投机因 l 素影响严重,所以我国目前一方面被动地接受国际油价波 l 动,增加经济增长中的不确定性,加大宏观经济的操 相关的货币金融加以保障运行的体系和相关制度安  l作难度,另一方面还要在油价高企时接受“中国需求”的指 责。因此,中国应更多地参与国际油价的决定,发挥需求 f 大国应有的影响。我们认为,关键是建立和完善两大战略 于石油专业投资的石油基金体系,l 体系: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和石油金融战略体系。 l 1.建立和完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目前中国的石油 l 储备能力远远不能适应石油企业和国家应付突发事件的 5 需要,如果不尽快建立和完善战略石油储备制度,随着我 国石油消费的对外依存度的不断提高,这种损失和其他影 响将会越来越大和越来越严重。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建立和完善战略石油储备问题,提高对其重要性和紧迫性 的认识,充分借鉴美、日等国的石油储备经验,有计划有步 ● 波动对国内市场冲击和经济影响的主要手段。 我国应抓紧建立和完善中国的石油期货市场,尽快 丰富现有交易所的上市交易品种,形成几家交易所有效 竞争的格局,尽快创造条件推出石油期货产品,争取在 10—20年时间里,改变伦敦、纽约等交易所垄断世界油 价的格局,逐步增大国内期货市场的国际影响,争取更多 的国际定价权。尽快建立石油期货市场,加快推进石油 期货交易,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可把石油期货仓单看做是 期货形式的战略储备,即石油期货战略储备;另一方面, 也可把石油期货仓单视为一种新的国际储备货币,参与 成为外汇储备的一部分,即石油外汇储备。从 当前国际金融形势看,大规模的外汇储备也孕育着巨大 ,险。因此,石油储备进入外汇储备,对于我国外  2.建立和完善石油金融战略体系。在石油金融化的 背景下,我国石油安全本质上已经从“生产—供应”型的 “供给安全”模式转变成“贸易一金融”型的“价格安全”。 鉴于国际石油市场日益金融化,为从根本上保证我国石油 安全,构和石油石化企业,必须加快建立石油金融战略体系,逐步争取国际石油定价权,有效规避 统筹协调相关机 国际油价波动风险。所谓“石油金融”是指多层次的石油 包括石油期货市场、石 油银行、石油基金和石油衍生工具的建设;所谓“石油金融 战略体系”是以健全的多层次石油市场为依托,综合运用 排,包括:以期货市场为核心的多层次石油交易市场体系, 以石油性银行和商业银行为代表的石油银行体系,El 包括石油债券、石油期 权及相关衍生品等在内的石油衍生品市场体系。o 参考文献 [1]范英、焦建玲:《石油价格:理论与实证》,科学出版社 2008年版。 [2]黄运成、马卫锋、李畅:《中国石油金融:战略体系构建及 风险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o07年版。 [3]伍超明:《中国应更多地参与国际油价的决定》,载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