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项真题

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项真题

来源:宝玛科技网


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项真题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1. 先把词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能不忆江南?

[1]把词补充完整。

[2]“谙”的意思是___________。 “忆”的意思是___________。

[3]这首词描写的是_______(季节)的景色,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之情。

2.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下列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芦芽:芦苇的嫩芽 B. 蒌蒿:一种高大的树木 C. 欲上:想逆江而上

D. 河豚:一种肥而味美的鱼,有毒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描写的是________时节的景物。

[3]请你展开想象,描绘“竹外桃花三两枝”所展现的美景。 [4]下列对诗句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是作者为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所写的题画诗。 B. 诗人的视线由江边转到江中,然后,由江中写到江岸。

C. 诗的前两句咏画面的景物,后两句是由画面景物引起的联想。

D. 这首诗的高妙之处在于作者用想象和联想点活了画面,使画中的景物变得生机勃发,情趣盎然。

3.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___倍思亲。 ________登高处,__________茱萸少一人。

1 / 5

[1]将古诗内容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他是__________代著名的诗人。 [3]“独”的意思是__________,“异”的意思是__________。

[4]农历九月九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__________节,古人在这一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习俗。

4. 课内阅读。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但这画面不是______的,而是______的。随着诗人行舟,山______江______,东流水______,青山______迎出,孤帆日边______,景色由______及______再及______地展开。( )

A.静止、流动、断、开、回、相对、驶来、近、远、近 B.静止、流动、断、开、回、相对、驶来、远、近、远 C.流动、静止、断、开、回、相对、驶来、远、近、远

(2)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______和江水______的气势。诗人不写博望、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却说山势“______”,从而形象地写出两山峭拔相对的______:“楚江开”,点明了山与水的关系,而且描绘出山势中断、江水至此浩荡而出的气势。( )

A.雄奇壮观、浩荡奔流、中断、险峻 B.雄奇壮观、浩荡奔流、中断、奇特 C.雄奇壮观、静静流淌、中断、险峻

(3)“碧”字明写江水之______,暗写江水之______;“回”字描述江水奔腾回旋,更写出了天门山一带的山势______。( ) A.深、色、流向 B.色、深、起伏 C.色、深、走向

5. 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溪边

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 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人影给溪水( )绿了, 钓竿上( )着一只红蜻蜓。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 )了, 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1]补全诗歌,体会用字的精妙。

[2]画线的部分把“山溪”比作___________,写出了“山溪”___________的特点。

[3]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山间钓鱼图啊!我从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读出了他的专心,我还从诗句

2 /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读出他获得了成功。

[4]这首诗的描写既有色彩的点染,又有动静的转换,在写的时候一步步把读者的注意力集中到一个小小的“点”上,请你试着来填一填。

6.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绝句

迟(cí chí)日江山丽, ________________。

泥融(lóng róng)飞燕子,

________________。

[1]用“√”选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_。

[3]这首诗里描写了哪些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

[注]①秋夕:秋天的夜晚。②银烛:银色而精美的蜡烛。③画屏:画有图案的屏风。④轻罗小扇:轻巧的丝质团扇。⑤流萤:飞动的萤火虫。⑥天阶:露天的石阶。牵⑦牛织女星:两个星座的名字,指牵牛星、织女星。 (1)先选择后填空。

这首诗描写的是 节的场景,你是从诗中的词语 看出来的。 A.清明 B.中秋 C.七夕 D.元宵 (2)诗中的( )字最能体现全诗的感情基调。 A.冷 B.秋 C.夕 D.卧

(3)这首诗写的是失意宫女的生活。诗中写了她们的什么活动?请用自己的话写出来。

8. 古诗阅读理解。

望天门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代诗人______,我还知道他的另一首古诗《_________》。

[3]这首诗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

3 / 5

[4]诗中描写长江冲破“天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5]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青山耸立、孤帆红日的壮美景象。

[6]诗题为“望天门山”,我认为诗人是在( )望天门山。 A.天门山脚下 B.天门山山中 C.行驶的小船中 [7]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最后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默写《望天门山》并填空。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

[1]将古诗补充完整。本诗作者是 代诗人 。

[2]诗的前两句突出天门山的_______,后两句突出天门山的_______。

10. 课外阅读。

塞下曲六首(其一)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①。

[注]①楼兰:这里泛指侵扰西北的敌人。

(1)诗的一、二两联表现了边塞生活 、 的特点。 (2)诗歌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1. 课内精彩阅读。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填空。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这首诗写的是西湖_________和_________时的湖光山色。

(2)诗人把西湖比作_________,说西湖像她一样“______________”,所以西湖也叫_________。

[2]结合自己的理解,分析西湖和西子有哪些相似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外,你还积累了哪些描写西湖景色的诗句?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想一下,做一做。

(1)补充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________。

(2)理解诗句:“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诗人苏轼含蓄地赞扬了刘景文的______________,同时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

____________________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3)写出诗句的大意: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4 /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完成下列练习。

采莲曲

荷叶罗裙一色裁, ______________。 乱入池中看不见, ______________。

[1]将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

[3]这首诗描写了一群_____________的采莲少女形象。

14. 课内阅读。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王维是_____代著名诗人,他和孟浩然一样,是______派代表诗人。 [2]解释下列字。 独:___________。 倍:___________。

[3]中秋佳节之时,你不在爸爸妈妈身边,这时你可以用此诗中“_________________”一句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 [4]本诗表达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 A.思念家乡

B.重阳登高的愉快 C.喜爱家乡

5 /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