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学校2017-2018年度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
八年级地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空3分,共51分)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下列表格!
题号1
2
3
4
5
6
7
8
9
答案题号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1.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
)
A.第一级阶梯B.第二级阶梯C.第三级阶梯D.第二、三级阶梯
2.三江源发源于哪个省行政单位?它的简称是(
)
A.藏
B.青C.云D.新
3.
如图中,张俊一家在旅程中可能经过的草原景观面积最大的省区是(
)
A.
B.C.D.
4.
如图为的地形剖面图,据此回答4~6题:
乙山的名称是()A.阿尔泰山B.天山C.昆仑山D.祁连山5.戊盆地的名称是()
A.塔里木盆地B.准噶尔盆地C.柴达木盆地D.四川盆地
6.团结的维吾尔族,依赖层层分布的绿洲农业为生,位于图中的(
)
A.乙B.丙C.丁
D.戊7.西气东输采用的运输方式(
)
A.铁路
B.公路
C.管道
D.水路
8.
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于2006年7月1日正式通车后,的旅游业持续红火,旅客去拉萨旅游时,下列用品不必准备的是()A.防晒霜B.遮阳伞C.羊毛衫D.防暑降温用品9.
青藏地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河谷地区()
A.有丰富的水源B.土壤肥沃
C.气温高、风力较小
D.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10.近年来,三江源地区冰川不断消退,根本原因是(
)
第1页,共4页
A.全球气候变暖
C.三江源地区开垦草原,灌溉农田A.壮族A.三江平原
B.藏族
)
B.青藏地区降水减少
D.三江源地区水土流失加剧
)
11.吃糌粑、喝青稞酒、献哈达是我国哪个民族的风土人情(
C.蒙古族C.三峡水库
)
D.维吾尔族D.珠穆朗玛峰
12.被誉为“中华水塔”的地区是(
B.三江源地区
13.三江源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①冰川萎缩②草地沙化③水土流失加剧④野生动物锐减.
A.②③④A.糖尿病
B.③④B.肩周炎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D.咽喉炎
)
14.有下列哪种疾病的人,不能到青藏高原去旅游(
C.支气管炎
15.下列几组组合是关于西北干旱气候的成因表述,正确的是(
a.降水稀少 b.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c.气候干旱d.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 e.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A.C.
A.端午节赛龙舟
C.每年举办“泼水节”
17.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不包括(
B.D.
)
16.青藏铁路沿线居民热情好客,符合当地生活习俗的描述是(
B.用青稞酒接待客人
D.吃葡萄干、羊肉串、手抓饭
)
A.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矛盾突出B.区域发展不平衡C.海洋权益面临严重挑战D.综合国力难以提高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9分)
18.“远看是山,近看是川”是高原的显著特征.
19.1978年,我国在广东的、、和福建的设立了经济特区.20.绿洲居民的引水工程是。水从暗渠流过,为了避免。
21.西北地区夏季昼夜温差______,有利于瓜果和糖料作物累积,因此,这里的瓜果特别甜.三、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40分)2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2页,共4页
(1)我国的主要牧区:A,B,C,D。
(2)牧区A、B主要是牧场,牧区C主要是牧场,牧区D主要是牧场。(3)将下列牧区与牧区内优良畜种连线:
(4)河谷农业区:①,②,该农业区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和.(5)灌溉农业区:③,④,⑤,⑥.
(6)③、④农业区的灌溉水源来自,⑤、⑥农业区的灌溉水源分别来自、_.(7)图中的城市拉萨为什么有“日光城”之称?。23.读“我国青藏地区图”,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一场里氏7.1级的强烈地震突然降临在青海省玉树县(北纬33.1度,东经96.7度),顷刻间,美丽的山川变得满目疮痍,温馨的家园化为废墟,天真可爱的孩子失去双亲,白发苍苍的老人失去了儿女,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凋零陨落,三江流泪,昆仑呜咽„截至5月30日18时,地震已造成2698人遇难,失踪270人.
(1)图中A是______河;B铁路东起西宁,西至.(2)玉树县位于我国高原上,本地区居民以______族为主.
(3)按照板块构造学说,玉树地震是由于板块与亚欧板块相互挤压碰撞造成的.
(4)玉树地震发生后,济南某救援队迅速到达灾区进行抗震救灾.救援队员在救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不利自然条件是______(填字母).
A.烈日炎炎 B.高寒缺氧 C.极度干燥 D.暴雨连连
(5)青藏地区青稞、小麦等农作物单产较高的原因是。(6)如果你正在教室里上课时发生地震,应该如何避险逃生?。
24.读西气东输线路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3页,共4页
(1)西气东输工程分两条线路。一线工程西起塔里木盆地的线于霍尔果斯口岸,将从中亚进口的天然气向南运至(2)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为东西部地区带来哪些益处。
(3)对西部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
油气田,东至;二线工程主干
A.塔里木盆地城镇主要分布在绿洲上,沿着塔里木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B.农产品品质优良生产哈密瓜、甘蔗
C.被誉为“塞外江南”的是长江三角洲地区D.应该大量修建坎儿井
25.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A
(1)地形可概括为“三山夹两盆”。图中A为山,B为山。
盆地(C)的西侧边缘。该盆地有
(2)2010年5月,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喀什位于中国最大的沙漠
。
第4页,共4页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B8.D15.A18.青藏
2.B9.C16.B3.C10.A17.D
4.B11.B5.B12.B6.C13.A7.C14.C
19.深圳;珠海;汕头;厦门20.坎儿井;水分蒸发21.大;糖分
22.牧区;青海牧区;牧区;内蒙古牧区;
高寒;山地;温带草原;
藏南谷地;湟水谷地;青稞;小麦;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天山山麓;黄河;高山冰雪融水、山地降水;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23.黄;拉萨;青藏;藏;印度洋;B;太阳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在老师的指挥下有序迅速撤离,若不能
及时撤离可就近钻到课桌下双手护头等
24.(1)轮南上海广州(2)西气东输能使西部地区的天然气资源得到大规模的开发,并大量运输到东
部市场;可以增加西部地区的财政收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西气东输能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的问题;天然气是清洁能源,对东部地区的环境改善十分有益。(3)A
25.(1)阿尔泰山天山(2)塔里木塔克拉玛干(3)石油西气东输上海
改善西部的生态环境,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短缺的问题。【解析】
带动西部经济的发展,
1.解:西北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一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北.西北地区地形以高原、盆地为
主,地形区包括黄土高原西部、青藏高原北部,内蒙古高原西部、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可知西北地区主要分布在第二阶梯.故选:B.
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本题考查我国阶梯的分界线和西北地区的范围,读图记忆有效.
第5页,共4页
2.解:三江源位于青海省(其简称青),三江是指长江、黄河和澜沧江.
故选:B.
2003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地区,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该地区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年1月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它是中国面积最大、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
本题主要考查三江源的位置.3.解:A为广东省;B为黑龙江省;C为内蒙古自治区,D为云南省;结合图示得知:有着面积广大的草原;结合题意.故选:C.
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该题考查知识点简单,理解解答即可.
4.解:地形以山地和盆地为主,自北向南依次是阿尔泰山脉、准噶尔盆地、天山山脉、塔里木盆地和
昆仑山脉,构成“三山夹两盆”的地形大势;根据地形剖面图,乙地应为:天山.故选:B.
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边陲,土地面积约166万千米2,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1/6,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考查的地形特点,要理解记忆.
5.解:地形以山地和盆地为主,自北向南依次是丙阿尔泰山脉、戊准噶尔盆地、乙天山山脉、丁塔里木盆地和甲昆仑山脉,构成“三山夹两盆”的地形大势.故选:B.
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边陲,土地面积约166万千米2,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1/6,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考查的地形分布特点,要理解记忆.
6.解:气候干旱,缺少灌溉水源就不可能发展农业.在天山山麓、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边缘及塔
里木河的沿岸,依靠冰雪融水及河流的灌溉,分布着较多的绿洲.故选:C.
地形以山地和盆地为主,自北向南依次是阿尔泰山脉、准噶尔盆地、天山山脉、塔里木盆地和昆仑山脉,构成“三山夹两盆”的地形大势.考查地区的农业特点,要理解记忆.
7.解:西气东输工程是把塔里木盆地轮南气田的天然气通过管道运输输送到上海.故选:C.
管道运输在地下,一般适合长距离输送石油、天然气、水.本题考查西气东输工程的运输方式,属于基础题.
8.解:青藏地区地势高,气候寒冷,最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高寒.同时海拔高,云层薄,太阳辐射强,遮阳伞、羊毛衫、防晒霜是必备品,防暑降温用品就不用带了.故选:D.
依据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解答.
考查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9.解:青藏高原气候高寒,只有河谷地带由于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无霜期长,降水条件较好,土壤比较肥沃,又有河水作为灌溉水源,因而适宜耕作,成为农业发达地带,被称为河谷农业.故选:C.
青藏地区由于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其牧草矮小,畜牧能力较低,并且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农业主要分
第6页,共4页
布在海拔较低,气温较高的河谷地带.
了解青藏高原地区的自然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10.解:近年来,三江源地区冰川不断消退,根本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主要的温室气体是二氧化碳.
故选:A.
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面积约23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高原上峰峦绵延,山势雄浑,山脉间多起伏平缓的盆地和谷地.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冰雪消融后,成为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重要水源.本题考查三江源地区冰川减少的原因,理解解答即可.
11.解:吃糌粑、喝青稞酒、献哈达是我国藏族的风土人情,藏族主要分布在青藏地区,该地区主要的自然
环境特点是高寒,主要的粮食作物是青稞.故选:B.
吃糌粑、喝青稞酒、献哈达是我国藏族的风土人情,藏族主要分布在青藏地区.本题考查我国独特的民族风情,属于基础题.12.解:青藏高原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冰雪消融后,成为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大江大河的重要水源,被誉为“中华水塔”.三江源地区拥有大量的珍稀动物,像藏羚羊、雪豹、野驴等.保护本区的自然环境,防止和控制生态破坏、草场退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故选:B.
青海省是我国两条大河--黄河和长江的发源地,素称“中华水塔”.黄河的上源是约古宗列曲,往南越过巴颜喀拉山,就是长江上源通天河.过去,江河源头地区水草肥美,生态环境良好.近年来,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这里天然草场沙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不少地方的溪流已经消失了.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已受到人们越来多的关注.
13.解:过去,三江源地区水草肥美,生态环境良好.近年来,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这里天然草场沙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不少地方的溪流已经消失了.原来藏羚羊、野牦牛一直栖息在青藏高原腹地的无人区.然而,近些年来,一些偷猎者的大肆捕获,已使藏羚羊等珍稀动物濒于灭绝.故选:A.
青海省是我国两条大河--黄河和长江的发源地,素称江河之源.黄河的上源是约古宗列曲,往南越过巴颜喀拉山,就是长江上源通天河.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已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14.解: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特征是高寒;因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压低,缺氧;所以有支气管炎的人,不能到青藏高原去旅游;根据题意,故选:C.
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5%,人口仅占全国总数的1%左右,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特征是高寒.本题考查一些生活常识,平时注意积累.
15.解:西北地区e地处内陆,距海遥远,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富含水汽的夏季风到达河西走廊后已属强弩之末,d加上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b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再向西北前行.广大的西北属于典型的非季风区,a降水稀少,c气候干旱,这也是当地荒漠面积广大的主要原因.故选:A.
西北地区地处内陆,气温冷热变化剧烈,年降水量表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态势.的东部和南部降水甚少,吐鲁番盆地西部的托克逊年降水量仅5.9毫米,是全国降水最少的地方.西北部因受西风气流的影响,降水略多一些.由于海拔较高和云量较少,本区成为太阳辐射高值区.本区河流稀少,且大多数是内流河.总的来说,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考查我国西北地区降水稀少的原因,要从海陆因素和地形因素展开思考.
第7页,共4页
16.解:青藏地区主要民族是藏族,当地的居民用青稞酒招待客人.
故选:B.
青藏地区,主要是民族是藏族,当地的居民用青稞酒招待客人,赛龙舟是汉族的风俗习惯,泼水节是傣族的风俗习惯,吃葡萄干、羊肉串、手抓饭是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本题考查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比较记忆即可.
17.解:从国内情况看,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主要面临三方面挑战:一是资源环境对发展的约束日益增强:
中国淡水、石油、铁矿石等重要资源的人均赋存量低.自然环境总体比较脆弱,存在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草地退化等一系列问题.二是中国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比较突出.如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的结构不平衡,区域、城乡、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也还没有根本解决.三是我国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目前也面临着一些严峻的问题,主要是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故选:D.
我国拥有全球1/15的陆地面积,目前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5,也就是说人口密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3倍.尽管我国大规模的工业化只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但由于人口多、发展速度快以及过去一些的失误,环境与资源问题十分突出.
考查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要理解记忆.
18.解:“远看是山,近看是川”是青藏高原的显著特征,该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故答案为:青藏.
青藏高原的地表景观是雪山连绵,冰川广布,“远看是山,近看是川”是青藏高原的显著特征,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云贵高原的地表景观是地形崎岖,内蒙古高原的地表景观是地面坦荡.
本题考查青藏高原的特征,理解解答即可.
19.解:1978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故答案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我国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喀什,其中深圳、珠海、汕头位于广东省,厦门位于福建省,喀什位于.
本题考查我国经济特区的分布,牢记即可.
20.解:体现我国人民聪明才智的地下灌溉工程--坎儿井,是吐鲁番地区庞大的地下灌溉工程,坎儿井在地下,利用倾斜的地势实现自流,避免地表污染.并可以减小液体的温度、液体上方空气流动的速度,即减小蒸发;同时坎儿井也有管道,也减少了水的渗漏.故答案为:坎儿井;水分蒸发.
坎儿井是吐鲁番地区庞大的地下灌溉工程,深居亚欧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所以,坎儿井的地下取水是为了避免大量蒸发.此题答题的重点是从的气候考虑.
21.解:西北沙漠绿洲里,白天日照充足,热量丰富,植物光合作用效率很高;到了夜晚,骤然降温,大气和土壤中的热量迅速散失,植物进入“休眠”状态,自身呼吸作用大幅度减弱,白天借助于光合作用所形成的养(糖)分得以有效积累,从而使瓜果的质量大为提高.故答案为:大;糖分.
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瓜果产自于沙漠绿洲.比起其他地方,沙漠绿洲出产的瓜果个头大,糖分高,香味浓,质量好.沙漠绿洲里生产的甜瓜(如哈密瓜)、西瓜、葡萄、无花果、桃、核桃、椰枣等,其品质要明显高于在海洋性气候下所产的瓜果.
考查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特点,要理解记忆.
22.解:(1)分析此题看出,A~D分别是我国的牧区、青海牧区、牧区和内蒙古牧区.(2)受各地不同自然条件的影响,A、B属高寒牧区,C是山地牧区,D是温带草原牧区.
第8页,共4页
(3)三河马、三河牛分布在内蒙古牧区;藏绵羊、藏牦牛分布在牧区;青海牦牛分布在青海牧区;细毛羊分布在牧区.
(4)图中的农业区①、②分别是青藏地区的藏南谷地和湟水谷地,该农业区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青稞和小麦.
(5)图中的灌溉农业区③~⑥分别是西北地区的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和天山山麓.
(6)图中的③、④农业区是黄河冲积成的平原,其灌溉水源来自黄河,图中的⑤、⑥农业区,分布在祁连山山麓和天山山麓,这里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其灌溉水源分别来自祁连山和天山的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7)拉萨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青藏高原上,这里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所以拉萨有“日光城”之称.
故答案为:(1)牧区;青海牧区;牧区;内蒙古牧区;(2)高寒;山地;温带草原;(3)
(4)藏南谷地;湟水谷地;青稞;小麦;
(5)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天山山麓;(6)黄河;高山冰雪融水;山地降水;
(7)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我国的四大牧区是:内蒙古牧区、牧区、青海牧区和牧区,我国四大牧区各自都有自己的优良畜种:内蒙古的三河牛、三河马,的细毛羊、青海和地区的牦牛,另外宁夏的滩羊也是我国著名的畜种之一.
此题考查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我国四大牧区的名称、类型、分布以及主要优良畜种的地区分布;二是西北和青藏地区的农业区的名称、分布和灌溉水源;三是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23.解:(1)读图可得:图中A是黄河;B铁路是青藏铁路,该铁路东起西宁,西至拉萨;(2)玉树县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上,本地区居民以藏族为主;
(3)按照板块构造学说,玉树地震是由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互挤压碰撞造成的;
(4)玉树地震发生后,济南某救援队迅速到达灾区进行抗震救灾.救援队员在救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不利自然条件是高寒缺氧;
(5)青藏地区青稞、小麦等农作物单产较高的原因是太阳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6)如果你正在教室里上课时发生地震,避险逃生的办法是在老师的指挥下有序迅速撤离,若不能及时撤离可就近钻到课桌下双手护头等.故答案为:
(1)黄;拉萨;(2)青藏;藏;(3)印度洋;(4)B;
(5)太阳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6)在老师的指挥下有序迅速撤离,若不能及时撤离可就近钻到课桌下双手护头等.
青藏地区因地势高耸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由“高”随
第9页,共4页
之而来的另一个显著的自然特征是“寒”,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本题考查青藏地区的相关问题,结合地图解答有效.24.本题主要考查塔里木盆地和西气东输的相关知识。(1)读西气东输线路图可知,西气东输工程分两条线路。一线工程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东至上海;二线工程主干线于霍尔果斯口岸,将从中亚进口的天然气向南运至广州。故填“轮南、上海、广州”。(2)西气东输工程实施对东西部地区发展的重大意义:一方面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的局面,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保护大气环境。(3)塔里木盆地城镇主要分布在绿洲上,沿着塔里木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选项A叙述正确;农产品品质优良生产哈密瓜、葡
B叙述不正确;被誉为“塞外江南”萄等水果,甘蔗主要种植在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地,选项
的是宁夏平原和内蒙古的河套平原,而不长江三角洲地区,选项C叙述不正确;应该大量修建坎儿井,修建更多的坎儿井,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容易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用地下水灌溉农田,易导致土壤盐渍化,选项D叙述不正确。根据题意,故选A。
25.本题考查维吾尔自治区的相关知识;西气东输的相关知识和意义。(1)根据图示信息,地形可概括为“三山夹两盆”,自北向南依次是北为阿尔泰山,南为昆仑山,中部为天山山脉,把分为南北两半,南部是塔里木盆地,北部是准格尔盆地。图中A为阿尔泰山,B为昆仑山。(2)2010年5月,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根据图示信息,喀什位于塔里木盆地的西侧边缘。该盆地由于干旱少雨,有中国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3)根据图示信息,图中D处表示的矿产资源是石油和天然气,该处天然气通过西气东输工程可一直输送到我国最大的城市和经济中心——上海,该工程对西部而言:带动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该工程对东部而言:缓解了东部地区能源短缺,使东部地区的环境得到改善。
第10页,共4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