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教育信息化与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信息化与教师专业发展

来源:宝玛科技网
教育信息化的影响

摘要:教育信息化成为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教师的专业发展对信息化教学的质量和效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时代的发展对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将信息技术熟练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本文重点谈教育信息化时代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的竞争导致对各类人才专业水平的要求逐步加大,教育信息化也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一般说来,专业素质主要包括知识、能力等多个方面,其中知识是基础,能力是技能化知识的综合体现,素质则是知识和能力的升华。对于信息时代的教师而言,专业素质可以通过教育技术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水平等方面得到具体表现。[1]对于处于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我来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日常教学中的作用之重体会得尤为深刻。

一、教育信息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同志说,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教育信息化在当今时代必然会致命性地影响着教育教学的发展,当然教育的信息化的关键也在于教师的信息化,在于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教师,所以要实现教育教学的时代性高速发展,就要实现教师的专业化,这一切必须“教育信息化先行”。信息时代的教师是幸福的,因为其专业发展有信息技术的强大支持;信息时代的教师又是辛苦的,因为信息技术不能自发地促进其专业发展,教师必须首先正确地认识信息技术,深刻地理解信息技术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并不断地学习和运用信息技术。

无论你处于城市还是农村,无论你走进课堂还是办公室,都不难发现信息技术已经越来越成为教师教育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培训充电,渐渐的我们的教学离不开了电脑,教室里的电视机也不再是摆设了,都为学生们的学习,为信息化教育发挥出了它们各自的功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网络资源进行备课,研发课件、丰富学科的教学内容,重组教材,已经不是可望不可及的事。把身边刚刚发生的大事要闻发布于网络,组织成自己的教学资源,已是屡见不鲜。网络寻找资料,网上教研学习已经成为教师工作的一部分。

但由于农村薄弱学校所处地理位置一般相对封闭,教师队伍呈现老龄化趋势,加上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投入使用起步晚,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比较差,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因此,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使用及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开发应用,对农村薄弱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教育技术的不断改革,教师们也要及时跟上时代的脚步,除了集中培训学习之外,自学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就促使了教师专业素质的不断发展。

教育的信息化增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改变了我们的教学生活,带给我们许多工作和学习上的挑战,也带来了教师成长的快乐。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如今都已经变为现实,教育信息化使我们的课程教学开始由预设走向生成。教育信息化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也促进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二、教育信息化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个随着教育技术进步和教学实践发展不断提出新目标向前发展的工程,也是信息时代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人们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说法不尽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的观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融入教学工程,达到对某一学科或课程学习的改善。

当前社会是一个信息的社会,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课程在全国范围内中小学的普及,随着素质教育在全国的推行,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实现素质教育和实行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全面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的一个有效途径,怎样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怎样达到最好的效果,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到底要怎样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才能说是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了呢?一部分教师认为,上课的时候应用了多媒体那么就是实现了课程整合。他们认为,信息技术在教育中仅仅只是一种工具,可以在上课前将需要讲授的内容以课件的形式准备好,教师在上课时就减少了板书的过程,能够节省不少的时间,通过这种方法,老师就能讲授更多的他自己认为是重要的内容。我们不难看出,这种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这种教学方法依然是在教学过程中依然是以教师为主体,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种更加鲜明的“填鸭式”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老师只注意到课堂内容,而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提出的素质教育说法是背道而驰。还有一部分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手段上课时,片面的追求画面的漂亮,他们在课件中加入大量的动画、图片和声音,虽然从一定意义上说,这种做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就脱离了最初的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想法,可能给学生留下的深刻印象的不是课程内容本身,而是丰富多彩的课堂形式,这样产生的效果正好与老师的初衷截然相反,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整合”。 如上所述,刚才所提到的一些做法虽然课堂教学里面应用了信息技术,但是在利用这种方式进行授课的时候,就是对信息技术持着一种纯粹工具观的态度,强调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虽然从一定意义上促进了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运用,促进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发展,但就“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提出的这种本质的内容来说,是极其片面的。即使是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都没有能够从本质上对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推行素质教育所应用的一种手段,它不仅仅是一种工具,从根本上说,信息技术最重要的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在掌握与利用网络技术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把信息技术作为能够支持终身学习的手段。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同时也促使教师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能够真正为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培养一批又一批的全方面发展的合格人材。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说是实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也能充分的发挥当前正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在教学教育改革中的积极作用,推动素质教育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提高未来全民的素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将使传统的信息技术从只进行辅助教学的误区中摆脱出来,强调系统、全面地看待信息技术,强调建立新

型的基于信息技术的教与学模式,强调学习者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探究、协作式学习。

我国教育信息化已经取得显著进展,但与人民群众的需求和世界发达国家水平相比还有明显差距。必须充分认识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把教育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的战略重点和优先领域全面部署、加快实施,调动全社会力量积极支持和参与,推进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2]

参考文献:

[1]张剑平.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 [2]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N],2012.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