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中国医学创新2009年1月 第6卷第3期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January.2009,Vo1.6 No.3 ・护理园地・ 产后抑郁症患者的护理 熊全碧 尹一清杨学会 样,增强分娩动力,转移疼痛的注意力。分娩中实行“导乐” 产后抑郁是指产后6周内第一次发病,以抑郁悲伤、沮 丧、哭泣、易激惹、烦躁为主要表现,重者出现幻觉或自杀等 一系列为特征的精神紊乱,它直接影响母体及婴儿的健康, 发病率各国不一致,低至3.5%,高至54.5%…。 1资料与方法 随机选择2006年5月至2008年5月到笔者所在医院门 诊进行产检且同意护理干预的产妇100例为观察组。选择 同期同数产检组未实施护理干预的产妇100例为对照组。 所有入选产妇无精神病史及脑部疾患,检查未发现患者伴有 器质性病症,并且理解测试内容。 2诊断标准与方法 2.1诊断标准两组产妇采用产后抑郁量表(EPDS)进行 评分。EPDS总分≥13分为阳性…,可诊断为产后抑郁症。 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全面的 护理干预,按统计学方法用 检验。 2.2方法护理 2.2.1 加强孕期保健 自孕20周起夫妻双方参加笔者所在 科室定期组织的授课,每周一次。帮助孕妇了解有关妊娠、 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知识,讲解自然分娩的优点,剖宫产的不 利之处。了解分娩是正常的生理过程,对所要经历的疼痛是 能够承受的,消除分娩的神秘恐惧感。树立正确的生育观, 注意孕期的自我监护,正确对待孕期不适,告之孕妇临产征 兆。安排参观产房,介绍产床的使用及功能,增加对产房的 亲切感。参观婴儿游泳室、婴儿沐浴室、激发母爱之心。利 用图谱、多媒体让孕妇及家属了解育婴技能。指导合理营养 及活动锻炼,并教会产妇放松训练,程序是从下肢开始从脚 到腿、盆腔、腹部、上肢、颈部到头面部肌肉顺序收缩,放松和 深呼吸训练,为孕妇向母亲角色从思想上技能上做好准备, 并以积极的心态迎接将要到来的分娩。 2.2.2全面评估产妇情况资料收集包括经济状况、家庭 情况、本次妊娠的心理准备及分娩情况、婴儿健康情况,观察 产妇的日常活动,询问产妇对分娩的感受是否有失望、悲哀、 丧失、自责感觉,观察母婴之间接触交流情况,评估产妇社会 活动和社会支持系统,了解产妇与丈夫及家庭成员关系,与 他人交流是否感孤独,是否感受家属的关爱及物质支持。做 到心中有数,针对不同的表现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 2.2.3分娩中护理在分娩过程中指导孕妇深呼吸放松, 并触摸腹部,使腹部、会阴部肌肉放松。想着未来婴儿的模 作者单位:675800云南省云县人民医院 通讯作者:熊全碧 分娩,由护理人员及孕妇信任的有分娩经历及一定分娩知识 的家属或朋友,也可根据产妇的需求安排丈夫在场,在旁陪 伴、指导,常用“很好”、“就这样”、“可以”等鼓励性语言与交 谈,并及时告诉产程进展满足生理心理需要。对剖宫产的孕 妇做好术前心理安慰,说明术前准备及手术的意义,减轻对 手术的恐惧。 2.2.4分娩后的护理针对产妇产后心理脆弱,易受暗示、 依赖性强的特点,医务人员应尊重产妇,经常与之交流,倾听 她们的想法与感受。产妇有哭泣和流泪时不要劝阻,待心情 稍平静后给予疏导,向产妇提供成功的经验,提高患者的期 望值,加强自我控制及与别人良好交流的能力,唤起情感,作 为改变态度和行为动力的条件。产妇产后体力精力消耗,会 阴切口疼痛、腹部切口疼痛,要最大限度减少不适,保证产妇 充足睡眠及休息。鼓励母子交流,及时指导产妇进行有效的 母乳喂养,发挥母乳喂养母亲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激励作用。 教会育婴技巧,如换尿片、衣物、喂水、喂药、沐浴、抚触,根据 婴儿哭声判断需要和不适的状态,逐渐进入母亲角色。指导 产妇进行产后康复训练,有资料表明产后形体训练在缓解产 后抑郁有正性作用。安排产妇听优雅健康积极的音乐,适当 的音乐有助于产妇减轻精神压力,并诱导睡眠 ,安抚情绪, 减轻疼痛。对有不良分娩结局的产妇(如死胎、畸形儿)给予 重点心理护理,用友善、亲切同情的语言给她们关心,尽量满 足需要,注意保护性医疗措施,避免刺激。 2.2.5家庭社会支持医护人员的言谈表情、姿势、行为无 所不在影响患者的感受、认知、情绪、行为,所以要增强树立 医务人员的社会形象。产后对产妇的丈夫、公婆、父母进行 宣教,让他们认识产妇产后的心理、生理变化,建立温暖和谐 的家庭,生活上、情感上关心体贴包容产妇,对刺激产妇的敏 感问题尽量避免。出生婴儿的性别未满足家庭意愿时,让家 属明白孩子的性别并非取决于女方,对重男轻女的思想进行 教育,缓解产妇压力。 2.2.6出院指导出院3d上门服务,做好产后访视工作,产 后28d电话询问,产后24d来医院复查,对反映患者心理的家 属、电话、信件给予及时解答帮助。 3结果 两组产妇发生抑郁对照见表1。 4讨论 将上述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观察组中,发现观察组产后 抑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组之间的差别具有显著的意 中国医学创新20o9年1月 第6卷第3期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January.2009,Vo1.6 No.3 ・59・ 表1两组产妇抑郁情况比较 角色已由单纯的执行医嘱操作,逐步转向教育、预防、实施治 疗为一体的扮演者,既提升了护士的业务素质,又提升了护 理水平。 参考文献 =7.61,P<o.01 义。通过上述护理干预,护理工作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加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上册.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97. 强孕期心理保健;(2)改善产科工作环境及提高护理质量; (3)重视产褥期护理保健工作;(4)改善社会环境因素。以上 4点是产后抑郁护理工作的重点。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护 [2]李英,张燕玲,延俊元.产后心理不良的预防及护理干预.中国医 药卫生,2006,7(10):14. 理干预的具体操作,可看出护理工作的性质从针对疾病的护 理延伸到患者的身心护理,工作范围从注重护理技术的精湛 发展到在其基础上对患者心身、社会关系的全面关怀,护士 肝硬化患者的家庭护理 闰玲李秀霞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肝病,其病理 特点为广泛的肝细胞变性和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并有再生 小结节形成,正常肝小叶被破坏,导致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 形成肝硬化。临床以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 肝硬化患者的病程长,许多患者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以 家庭疗养为主,因此家庭护理显得格外重要。家庭护理包括 患者自我护理和家庭护理两方面。 1 自我护理 1.1肝硬化患者要对自己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有 “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既要重视疾病,积极配合治疗,又 不能对疾病过分担忧,或者对疾病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保 持乐观情绪,事事想得开,如果经常情绪低落,思虑忧怒过 度,则伤及脾胃和肝脏,影响肝胃的功能,进一步加重内脏功 能失调,使肝脏功能恶化,症状加重,不利于疾病的恢复。 1.2患者要劳逸结合,注意休息超负荷的活动使肝脏血 流量减少,加重病情的进展,诱发消化道出血、腹水等并发 症。患者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要有正确的认识,根据疾病的不 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活动方式。在肝硬化稳定期,应动静结 合,做到生活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可从事轻型的工作, 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选择散步、太极拳、练气功等活动。 1.3肝硬化患者的饮食原则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 素、低脂肪,禁烟戒酒。避免进食刺激性及高纤维素坚硬的 食物,以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者血管破裂。对于水肿或腹水 的患者,要严格控制盐和水的摄入量。肝硬化患者进餐时, 要细嚼慢咽,定时进餐,每餐不要过饱,以达到平时饭量的七 八成为标准。肝硬化患者的消化功能差,如饮食没有节制, 作者单位:272200济宁医学院附属金乡医院 通讯作者:闫玲 (收稿日期:2008—11—01) (本文编辑:程旭然) 可加重病情。 1.4肝硬化患者要学会自我观察大部分患者都不能长期 住院治疗,而在肝硬化代偿期,有的患者仍在工作岗位上。 要定期到医院复查,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发现异常情况。 如腹胀、肢体水肿、黑便、尿量减少等,及时到医院就诊,以便 早期治疗。 2家庭护理 家庭的温暖对患者尤为重要,家中有肝硬化患者,不仅 打乱了正常的家庭生活,而且因医疗费用使经济负担加重, 这就要求每位家庭成员要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保持良好 的精神状态,积极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让患者感 到家的温暖。 家庭要给患者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卧室舒适,阳光充 足,空气流通,不要因家庭琐事增加患者的烦恼。能引起患 者生气的事,最好不告诉患者,同时也要经常做些安慰性的 思想工作,保持患者情绪稳定,妥善安排好患者的生活起居, 满足患者的兴趣爱好。 家庭中的成员要学会病情观察及护理要点,了解一些肝 病常识,阅读一些浅显易懂的肝病小册子,掌握肝病方面的 有关知识,以便护理好患者。如发现患者情绪变化,对答不 清,动作不正常,出现嗜睡、神志恍惚等,应立即禁食含蛋白 质的食物,送往医院治疗。 总之,肝硬化患者只有正确把握和协调好情绪、休息、饮 食、药疗之间的关系,加强自我疗养,同时经过家庭尽心尽力 的照顾,身心两方面长期保持最佳状态,才能使病情稳定,减 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提高生活质量。 (收稿日期:2008—10—27) (本文编辑:程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