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模拟考试试卷 附答案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嫁与松赞干布,这一历史事件发生的朝代是( )。 A.汉朝 B.晋朝 C.唐朝 D.宋朝
2、在19世纪以前,纺织原料全部采用天然纤维。下列天然纤维中,中国最晚用作纺织原料的是( )。 A.棉 B.麻 C.毛 D.丝
3、计算机病毒能利用系统信息资源进行繁殖并生存,影响计算机正常运行,下列关于计算机表述,正确的是( )。
第 1 页 共 15 页
A. 编制出错的编码集合 B. 无法运行的游戏软件 C. 人为编的恶意编码 D. 被损坏的计算机硬件
4、新入职的王老师想去优秀教师班上随班听课,学习经验。笑容可掬地说:“你是名牌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我的课上的不好。就不要去听了。”这表明( )。 A.缺乏专业发展意识 B.缺乏团结协作精神 C.能够尊重信任同行 D.鼓励同事自我提升
5、实施义务教育的普通学校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 )。 A.单独设班 B.随班就读 C.混合编班 D.均分到班
6、在教育教学的细节中如何做到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 A.对学生一视同仁,一样要求 B.辩证地看待学生的优缺点,不绝对化 C.在学生之间进行横向的比较与学习
D.不同的学生犯了同样的错误.不考虑动机与原因就进行处理
7、在Word的编辑状态下单击“粘贴”按钮 ,产生的操作结果是( )。
第 2 页 共 15 页
A.将文档中被选内容移动到当前插入点 B.将文档中被选内容移动到剪切板 C.将剪切板的内容移动到当前的插入点 D.将剪切板的内容移动到当前的插入点 8、下面哪个不是“花中四君子”?( ) A.兰 B.竹 C.桂 D.菊
9、战国的诸子百家中,对集权制度的建立有重要影响的思想家是( )。 A.孟轲 B.墨翟 C.苟况 D.韩非子
10、“韦编三绝今知命,黄绢初裁好著书”是一幅贺寿对联,所贺寿主的年龄是( )。
A.30 B.40 C.50 D.60
11、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重视学生的知识学习,又要注重学生的品德养成与能力发展,这
说明教育具有( )。
第 3 页 共 15 页
( )
A.全面性 B.阶段性 C.性 D.片面性
12、学生甲和学生乙有矛盾,甲为泄愤,将乙的照片当飞镖靶子,甲的做法( )。
A、合法,矛盾不必考虑 B、合法,对乙方无影响
C、不合法,侵犯乙方名誉权 D、不合法,侵犯乙方的肖像权
13、学生赵某上课玩手机,被班主任以代为保管的名义没收,赵某多次索要未果,对此他可以采取的法律途径是( )。
A.复议和诉讼 B.复议和仲裁 C.申诉和仲裁 D.申诉和诉讼
14、每个人最大的成长空间在其最强的优势领域。一个人才的奇迹都是在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和最能发挥自己优势的领域中创造出来的。使用人才应当唯器是适,用其所长,各得其宜。大才大用,中才中用,小才小用。这段话的主旨是( )。
A.要重视和培养人才 B.人才使用应尽其所能 C.人才的成长空间在其优势领域
第 4 页 共 15 页
D.人才使用应各得其所 15、师德的灵魂是( )。
A.关爱学生 B.提高修养 C.加强反思 D.提高业务水平
16、贯穿《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其中的核心和灵魂的是( )。
A.爱与责任 B.职责和要求 C.权利和义务 D.鼓励和赞美
17、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是为了进一步推进未成年人的( ),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充分发挥班主任在教育学生中的重要作用。
A. 安全保护工作 B. 思想道德建设 C. 精神文明建设 D. 遵守纪律的意识
18、根据同志“三个面向”的理论,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中,把( )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点。
A.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B.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第 5 页 共 15 页
C.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 19、以下关于四大发明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西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B.唐朝时主要的火药武器有火箭和突火 C.隋唐时期已经有了活字印刷的书籍 D.北宋时指南针用于航海事业
20、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相关规定,社会力量所办学校的教师待遇:( )。
A.由教育行政部门确定,但由举办者予以保障 B.由举办者自行确定,但由教育行政部门予以保障 C.由教育行者部门确定并予以保障 D.由举办者自行确定并予以保障
21、根据我国《教师法》的有关规定,“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的”与“品德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教师,其教师资格将( )。
A. 给予撤销 B. 宣告中止 C. 永远丧失 D. 公告无效
22、下列关于《史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B.唇亡齿寒的典故出自史记
第 6 页 共 15 页
C.“列传”是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和特别重要人物事迹 D.“本纪”是全书提纲,按年月时间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
23、还有半年就要退休的郑老师仍在学校凭经验带头上示范课,对徒弟要求严格,以致个别徒弟对其心怀抱怨。下列关于郑老师的行为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爱岗敬业 B.与时俱进 C.甘为人梯 D.勤恳乐教
24、小学生军军的父母不履行监护职责,对其旷课和夜不归宿行为放任不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相关规定,应给予军军父母训诫并责令其严加管教的机关是( )。
A.教育行政机关 B.机关 C.学校 D.检察机关
25、万老师脾气急躁,有一次打了小夏同学一巴掌,小夏的母亲第二天来学校找万老师。如果你是万老师,你会( )。
A.特别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向小夏及其母亲道歉 B.告诉小夏母亲打小夏的理由
C.不理会,因为自己情绪控制不好可能会与她吵起来 D.在小夏面前告诉家长小夏如何不好好学习
26、教师要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
第 7 页 共 15 页
务。用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这说明教师要树立( )职业道德。
A.教书育人 B.爱岗就业 C.为人师表 D.终身学习
27、万老师教学很认真,经常辛辛苦苦从上课讲到下课,嗓门特别大,被同事戏称为“全天候广播员”,可教学效果一直不好,万老师需要反思的是( )。
A.教学态度 B.教学方式 C.教学目的 D.教学条件
2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的规定,学校和幼儿园安排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参加集会、文化娱乐、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应当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防止发生( )。
A.交通安全事故 B.人身安全事故 C.突发事故 D.食品安全事故
29、通话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生活,对自然物的描写常用拟人化手法,下列选项中,作者与作品对应不准确的是( )。
A.科洛迪--《木偶奇遇记》
第 8 页 共 15 页
B.圣爱克苏佩里--《夏洛的网》 C.拉格勒夫--《骆驼旅行记》 D.卡罗尔--《艾丽丝漫游奇遇记》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
1、某地农村中学物理教师小林,喜欢电器小发明,利用教学工作闲暇之余进行电器小发明设计,并获得了几项专利,其中一项为某企业所购买。同时小林还将自己的电器小发明向学生进行介绍,鼓励学生动手进行电器小设计。小林所在学校的校长认为小林不务正业,为了自己的个人目的,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将小林调往后勤部门从事后勤工作。小林认为自己是在工作之外进行的小发明设计,没有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没有利用学校的任何设备设施,向学生介绍小发明设计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和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后来小林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申诉,教育行政部门撤销了校长的做法,要求重新恢复小林的物理教学工作。
校长的做法侵犯了教师小林的哪项权利?
2、科学课上,张老师指着实验仪器说:“每个杯子底部都有一团纸,谁能将杯子放入水中而纸不湿呢?”
学生马上投入到实验中,他们要么将水槽中的水倒出一些,要么给杯子加上个盖,要么在杯中塞些异物。
对学生给予肯定后,张老师故弄玄虚地说:“不添加辅助材料,把杯子倒着放入水中,
第 9 页 共 15 页
纸也不会湿,你们信吗?”同学们个个惊得睁大了眼睛。 学生疑惑道:“倒着放还能不湿?” 张老师:“能!”
学生又动了起来,第一次失败了,第二次失败了……大家再次将疑惑的目光投向张老师,张老师回以肯定、鼓励的目光。
突然,一个男生喊了起来:“老师,我成功了! 没湿! 纸真的没湿!” “老师,我也成功了!” “我也成功了!”……
趁着大家那股高兴劲儿,张老师话锋一转:“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
“当然有了,为什么杯子倒扣在水中,杯子都被水没了,而纸却不湿?”有学生急迫地问。
张老师启发道:“大家想一想,你们最初的实验,纸为什么温了?后来又为什么不湿呢?再动手试一试,仔细观察。”
同学们歪着身,瞪大眼,聚精会神地反复实验着: 竖着将杯子倒扣在水中纸不温;倾斜着将杯子放入水中纸变湿,先竖着将杯子倒和在水中,再将杯子倾斜时有气泡产生,纸变湿。 同学们跳跃起来:“原因找到了。有气泡产生说明杯中有空气,有空气占据着空间,纸才不湿。” ……
张老师后来在备课本中写道:“学生对科学探究的过程,说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地思考、质疑,主动获得知识的过程。”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观的角度,评析张老师的教学行为。
第 10 页 共 15 页
3、某老师在自修课时发现张亮、李宏、马威三位同学在讲话,就过去训斥他们。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叫他们的绰号(说话声音最响的张亮为“大喇叭”,声音有点沙哑的李宏为“破喇叭”,头发厚黑粗硬的马威为“黑刺猬”),并罚他们到教室外的走廊上站立至下课。第二天上课,又看(听)到李宏、马威等在底下讲话,顿时走到他们身边,拿出胶带纸,令班干部帮他把他们的嘴封起来。
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分析材料中教师行为存在的问题。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请以《如何培养中学生自学能力》为题,写一篇论述文。 要求:
(1)观点明确,论述具体; (2)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第 11 页 共 15 页
(3)不少于800字。
第 12 页 共 15 页
参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C 2、A
3、参: C 4、B 5、B 6、B
7、参: C 8、C 9、D 10、 答案:C 11、[答案]:A 12、D 13、D 14、D 15、A 16、A 17、B 18、D 19、D 20、【答案】D 21、A 22、【答案】D 23、B 24、 答案:B
第 13 页 共 15 页
25、A 26、D 27、B 28、B 29、B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
1、校长的做法是错误的,他侵犯了小林的学术研究权。在该案中,小林是利用工作之余进行科学研究工作,而且没有利用学校的设备设施,没有影响学校的教学工作,通过向学生介绍自己的小发明设计反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小林所在学校校长的做法侵犯了小林的科学研究权,违反了《教师法》第七条第二款关于教师有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因此,教育行政部门撤销校长的处罚决定,恢复小林的教学工作是符合教育相关法律规定的。 2、材料中教师的做法是正确的,符合教师观的要求。
首先,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观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对待学生要帮助引导。材料中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不断的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学生的发展,体现了这一点。 其次,新课改的教师观要求教师对待学生要尊重赞赏。材料中,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对待学生的方式方法是非常尊重的,将学生作为的个体来看待了,体现了这一点。 第三,新课改下的教师观要求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材料中教师通过做实验的方式让学生获得新知,是这一点的体现。
总之,材料中教师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3、(1)这位老师批评(训斥)学生时叫绰号,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2)对学生罚站、用胶带纸封嘴,是对学生实施体罚和变相体罚。其行为是侵犯学生人格尊严和体罚学生、侵害学生人身健康的行为,严重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关爱学生”以及“教书育人”的规定。
教师应:①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②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③对全体学生都要关心、爱护;④对学生应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⑤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⑥培养学生良好品行;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提示:所谓自主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明确学习任务的基础上,自觉、自主地进行学习,并努力使自己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当学生乐于学习,对学习建立自信心时,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兴趣,自主学习。
第 14 页 共 15 页
(2)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3)激发学习内部动机,保持自主学习的持久动力。 (4)发展元认知,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5)教师多进行思维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思考能力。 (6)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 15 页 共 1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