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政治学原理》选择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08)
选择题
1.( )认为,在确立各种规则时,必须要征得参与者的同意,所谓“同意限定公正”。
A.布坎南 B.哈耶克 C.罗尔斯 D.诺齐克
2.市场经济本身教会公民( ),这都有助于维持一个民主制度。
A.宽容 B.不要期望过高 C.自立 D.多元化
3.善治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主要通过( )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A.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 B.合作 C.伙伴关系 D.协商
4.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现象的方法有( )。
A.经济分析方法 B.历史研究方法 C.利益分析方法 D.阶级分析方法
5.政治权力实现方式中的( )是积极的权力作用方式。
A.说服方式 B.命令方式 C.奖酬方式 D.规范方式
6.纵观各国的,以下的( )体现了法治原则。 A.司法
B.国家制定的法律必须是良法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各国家机关的权力必须由和法律授予
7.一般来讲,( )只有在民主社会和宪政国家中才能存在和实现。 A.社会监督 B.政治监督
C.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监督 D.监督
8.( )采用多数代表制计算选票方法。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意大利
9.理想主义途径认为民主的价值在于( )。 A. 权威 B.平等 C.自由 D.自治
10.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最为典型的例子是中国古代的( )A. 法家 B.杂家 C.兵家 D.儒家
11.( )方案是“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A. 科学主义 B.经验主义 C.现实主义 D.理想主义
12.影响与地方权力的配置的因素有( )。 A.两者之间的利益分割 B.民族关系 C.文化传统 D.历史状况
学说和古希腊学者们的认识。 13.( )提供了全球化的物质基础。 A. B.国家 C.公司 D.技术
14. 16-17世纪以后,“第三等级”要求废除等级制和君权的想法,反映在政治思考和研究中,就形成了反对主义的( )理论的诞生。
A. 社会契约 B.君主立宪 C.人民主权 D.自由主义
15. 17世纪英国思想家洛克以掌握立法权人数的多少为标准,把政体分为( )。
A. 君主政体 B.共和政体 C.民主政体 D.寡头政体
16.( )在18世纪大时开始承认秘密投票。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意大利
17.意大利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家( )在分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特点的时候指出,国家统治=暴力十文化领导权,其中,拥有文化领导权使其政治统治合理化。
A. 哈贝马斯 B.伯恩斯坦 C.马佐尼 D.葛兰西
18.( )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认为“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
A. 布坎南 B.哈耶克 C.罗尔斯
D.亨廷顿
19.教神学后期最有影响的人物是( )。
A.托马斯·阿奎那 B.菲尔默 C.马基雅维利 D.圣·奥古斯丁
20.作为萌芽形态的选举制度产生于( )社会。
A.奴隶制 B.原始 C.封建 D.资本主义
21.早在古希腊的时候,( )就指出法律与秩序的联系:“法律(和礼俗)就是某种秩序,普遍良好的秩序基于普遍遵守的法律(和礼俗)的习惯”。
A.希罗多德 B.苏哥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22.精英民主理论所指的精英是指( )上最优秀的人物,他们是与普通大众相对应的一个群体。
A.文化 B.经济 C.政治 D.道德
23.“守夜人”的小阶段的职能主要是( )。
A.保护社会成员的财产安全 B.提供一些公共事业和公共设施 C.保卫国家不受侵犯 D.保护社会成员的人身安全
24.虽然解决矛盾或危机的方法很多,但在民主政治制度中,( )是最根本的民主途径。 A.监督 B.选举
C.
D.罢免
25.马克思主义分析( ),为我们确定政治发展的含义提供了指南。
A.国家类型历史演变的方 B.阶级分析的方法 C.社会发展 D.辩证唯物论
26.美国经济学家( )指出,民主本来是用来防止一切的,但是,如果多数人的统治不被,民主这种理想就会成为一种新的权力的根据。
A.哈耶克 B.熊彼特 C.诺齐克 D.布坎南
27. 政治学家划分国家与社会的界限,力图界定公共权力的范围和社会自治以及个人自由的领域。在此方面,德国学者( )的观点最具代表性。
A. 叔本华 B.黑格尔 C.康德 D.哈贝马斯
28.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认为政治主要是( )。 A.经济的集中体现 B.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
C.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 D.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29.我国公民享有的民主权利主要包括( )。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申诉和控告权 C.监督权 D.批评和建议权
30.在现代社会中,( )制度已成为调整国家权力活动的基本途径。 A. B.选举
C.监督 D.罢免
31.当代政治共识的建立途径更多地是通过( )的形式来实现的。 A.意识形态 B.宣传教育 C.国家强制 D.重叠共识
32.公民委托出去的只是国家的治权,而始终掌握着国家的主权。因为公民可以利用( )制约手段监督和影响的行为。
A.撤销决定 B.制止行为 C.否决议案 D.选举权利
33.美国政治学家( )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这一定义在当今西方社会得到广泛认同和引用。
A.马克斯•韦伯 B.戴维•伊斯顿 C.汉密尔顿 D.哈罗得•拉斯韦尔
34.怀疑人类的理性能力,使保守主义信奉( ),反对任何宏大的社会设计和改造方案。
A.生态主义 B.无主义 C.理想主义 D.实用主义
35.政治参与实际上乃是公民行使以( )为核心的公民权利的过程。
A.咨询权 B.知情权 C.罢免权 D.普选权
36.梁启超认为君主政体、君主立宪政体和民主宪政政体代表政体的进化方向,通过改良途径建立( )是中国未来政治的发展方向。
A.君主政体 B.君主立宪政体 C.民主宪政政体 D.共和政体
37.综合现代国家的内容及其精神实质来看,对国家政权组织建构提出了如下原则要求( )。
A.权力制约原则 B.法治原则 C。法制原则 D.人民主权原则
38.中国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中的民主党派属于( )。
A.在野党 B.反对党 C.执政党 D.参政党
39.作为1787年美国主要起草人的( )指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不是天使而是人,因而防止把某些权力逐渐集中于同一部门的最可靠办法,就是给予各部门的主管人抵制其他部门侵犯的必要法定手段和个人的主动。
A.汉密尔顿 B.华盛顿 C.杰斐逊 D.潘恩
40.全球化对国家政治产生的深刻影响是( )。 A.使国家主权受到一定的制约 B.推动世界范围内的民主化
C.对后发展国家的政治文化造成了双重影响 D.对的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1.政治学研究内容可以分为( )。
A.政治哲学研究 B.政治科学研究 C.政治经济研究
D.政治法律研究
42.民主的限度包括( )。
A.以不产生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为限度 B.以不干涉活动为限度 C.以不干涉社会自主为限度 D.以不侵入“私人领域”为限度 43.( )是天生的民主派。
A.工人阶级 B.中产阶级 C.资产阶级 D.小资产阶级
44.( )被认为是工业化国家的意识形态,至今有300多年的历史。它是封建主义走向衰亡、市场经济逐步发展的产物。
A. 自由主义 B.保守主义 C.社会主义 D.无主义
45. 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基本上采用了( )的自上而下的相对分权主义的政治发展策略。
A.民粹主义 B.民族主义 C.精英主义 D.民众主义
46.( )是西方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 A.自由主义 B.福利社会主义 C.社群主义 D.“第三条道路”
47.政治研究科学化进程遇到的难题是( )。 A.隐性价值问题 B.价值中立问题
C.经费问题 D.数据问题
48.现代国家的选举原则主要有( )。 A.平等选举原则 B.直接选举原则 C.间接选举原则 D.普遍选举原则
49.现代政治文明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 A.平等原则 B.宽容和理性精神 C.自由原则 D.秩序原则
50. 民主化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进程是在( )。 A. 19世纪 B.20世纪 C.19世纪末 D.18世纪末
51.( )的存在形成了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的根本理由。
A.法律 B.利益 C.阶级 D.国家
52.概括而言,政党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 )。
A.实现社会化和政治动员的途径 B.组织的手段
C.实现利益聚集和表达的途径 D.形成和培养政治精英的渠道
53.人们把古希腊( )的“哲学王”思想看作是精英主义的最早表述。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西塞罗
D.苏哥拉底
54.参政权是指公民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权利,主要包括( )。 A.复决权 B.罢免权 C.创制权 D.选举权
55.马克思主义认为( )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 A.君主制 B.立宪君主制 C.二元君主制 D.寡头制
56. 20世纪现代自由主义的主要观点是( )。 A.福利改革 B.经济干预 C.自由经济 D.自由贸易
57.现代化容易出现政治不稳定的原因有( )。 A.人们的社会期望以及参与意识的提高 B.的执行危机 C.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 D.利益冲突加剧
.社会主义将( )确定为其宪政规则。
A.司法 B.三权分立 C.党的领导 D.议行合一
.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来看,推动着全球化的主要动力有( )A.技术 B.各国的制度变革 C.文化趋同 D.公司
。
58 59 60.在2000多年的历史演变中,( )学说成为与集权的君主最相匹配的政治意识形态。
A.墨家 B.儒家 C.法家 D.道家
61.新右派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它的理论具体表述就是( )。 A.自由经济 B.弱国家 C.干预经济 D.强国家
62.传统的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社会,具体表现在( )。
A.政治经济文化结构高度合一 B.官本位
C.“皇权主义”和政治全能主义 D.权力本位
63.马克思主义认为( )是凝聚社会力量的核心。
A.集体 B.政党 C.民族认同 D.利益
.自上而下的监督我们称之为政治监督,它属于政治治理行为范畴,包括( )A.司法监督 B.行政监督 C.立法监督 D.政党监督
65. 亚里斯多德认为政治的最高形式就是( )。
A. 城市 B.民主 C.法律 D.国家
。
66.最先提出政治合法性概念的是( )。
A.布丹 B.霍布斯
C.马克斯·韦伯 D.孟德斯鸠
67.政治学研究最常见、最传统的方法是( )。
A.制度研究途径 B.权力研究途径 C.过程研究途径 D.政治功能研究途径
68.( )是政治权力的潜在作用方式。
A.命令方式 B.规范方式 C.说服方式 D.压力方式
69.( )是使市民社会与国家政治相联系的基本途径。
A.选举 B.监督 C.集会 D.
70.生态主义是20世纪60-70年代开始在发达工业化国家兴起的( )的意识形态。 A.倡导保护生态平衡 B.相信自然界为有机整体 C.倡导保护环境
D.提倡用温和的改良的办法对待环境危机
71.治理理论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认为,治理与统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A.布坎南 B.罗西瑙 C.罗尔斯 D.韦伯
72.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最为典型的佣子是中国古代的( )学说和古希腊学者们的认识。
A.法家 B.杂家 C.道家 D.儒家
73.( )是政治权力的主观构成要素。 A.组织 B.能力素质 C.身份资格 D.理论与策略
74.“科学主义”政治学时代主要的研究方法是( )。 A.经验主义 B.实证主义 C.科学主义 D.理性主义
75.针对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危机,有可能出现的政治行动主要是( A.政治妥协 B.政治改良 C.政治 D.政治改革
76.( )方案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A.科学主义 B.经验主义 C.理想主义 D.现实主义
77.政治学名著《政治学》的作者是( )。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苏哥拉底 D.西塞罗
78.( )是多党制的典型国家。
A. 法国
B.美国 c.日本 D.意大利
79.美国政治学家科恩提出民主政治需要具备的物质条件是( )。 A.地理条件 B.经济条件 C平等和福利 D.设施条件
80.必须建立在“被统治者”同意的基础上,这种观念使自由主义者更加支持( )。A.代议制 B.自由 C.平等 D.法制
81.宪政的核心是 ( )。
A.形成公民社会 B.依法治国 C.保障自由 D.民主政治
82.就当今世界来看,具有典型意义的主要国家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政治权利主要包括 ( )
A.民主权 B.财产权 C.平等权 D.自由权
83.下列思想家中权力政治观的代表人物的是( )。
A.孔子 B.韩非 c.庄子 D.苟子
84.当今世界,( )实行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
A.法国 B.中国
C.德国 D.日本
85.两党制以( )最为典型。
A.日本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86.根据( )的观点,人是一种政治的动物,人的本性就是要过一种社会集体生活。
A.柏拉图 B.西塞罗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87.契约观念的首要条件就是( ),它是人们缔约的起点。
A.公开性 B.自愿 C.责任性 D.一致同意
88.政治学名著《理想国》的作者是( )。 A. 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西塞罗 D.苏哥拉底
. 1949年-1978年,中国基本上实施( )的自下而上的集权式的政治发展策略。
A.民粹主义 B.无主义 C.精英主义 D.民众主义
90.在众多政治设计思路中,具有明显对比性的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方案,二者具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根源于人们对( )的认识和评价的截然不同。
A.公共权力 B.民主
C. D.人性
91.从总体上而言,善治在精神上仍有相统一之处,这种精神就是( )。 A.效率精神 B.民主精神 C.契约观念 D.法治观念
92.道家的政治学说以( )为思想核心。 A.王道 B.法自然 C.无为而治 D.非攻
93.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一般把自由主义和( )看成是两种对立的意识形态。 A.无主义 B.社会主义 C.保守主义 D.法西斯主义
94.( )途径可以把我们引向“民主就是人民的统治”,其实质就是“公民自治”的结论。
A.理想主义 B.经验主义 C.科学主义 D.多元主义
95.( )的存在形成了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的根本理由。 A.法律 B.利益 C.阶级 D.国家
96.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需要( A.完善的选举制度 B.完善的罢免制度 C.完善的质询制度
D.厘清与党的领导之间的关系
97.政治合法性的核心观念是人们对( )的理解。 A.政治妥协 B.政治治理 C.政治合作 D.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