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测评
八年级语文试题
时间:110分钟 满分:120分
建议使用黑色签字笔答卷
题号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不 xùn( ) fēi ( )红 仲cái( ) dān ( )精竭虑 屏息( ) 滞留( ) 炽热( ) 深恶痛疾(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他进来的时候,看见老师正在一丝不苟地批改作业。 ....B.走进考场,只见考生们个个正襟危坐,气氛十分紧张。 ....
C.那座建筑物不愧是由远近闻名的建筑设计师设计的,真是巧妙绝伦,引人注目。 ....D.在以前的表现题材的影片中,叛徒总是鹤立鸡群,让观众一眼就能认出来。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自开播以来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其新颖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造成的。
B.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安全教育并制定了交通安全管理措施。 C.为期3天的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落下帷幕。
D.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 4.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2分)
9月13日,北京、首都互联网协会组织新浪、搜狐、网易等北京地区17家重点网站召开会议,针对个别媒体从业人员忽视甚至无视标题与内容的贴切关系,片面追求所谓“精彩”的“标题党”乱象提出批评,并明确网络新闻报道中新闻标题的使用规范和要求。新浪网、搜狐网、网易网、凤凰网等网站负责人分别就互联网标题乱象治理、网站采取的措施等进行了交流。会上,各网站负责人做出承诺,将不断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同时把责任落实到人,杜绝“标题党”现象的发生,还网络一片“清朗”空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默写古诗文句子。(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山山唯落晖。
(王绩《野望》)
(2)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 (3)老骥伏枥,___________________。
(曹操《龟虽寿》) (《庭中有奇树》)
一 二 三 总分 (4)庭中有奇树,___________________。
第 1 页 共 7 页
(5)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一诗中,借莺和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郦道元在《三峡》一文的首段中表现“山之连绵”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名著阅读。(4分)
(1)《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全书共12篇,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党的抗日;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B.作者真实的记录了自1937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C.作者在书中说中国红军的长征实际上是一场战略撤退,称赞长征是一部英雄史诗。 D.作品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 二、阅读鉴赏(50分)
(一)阅读诗歌,完成7—8题。(5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7.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诗是王维奉命赴河西节度使府慰问将土途中所作。
B.“欲问边”,是出使的目的。“单车”,是说随从少,仪节规格不高。 C.由“归雁”一语知道,这次出使边塞的时间是秋天。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 8.此诗通过描绘出使边塞的艰苦情况,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9—13题。(16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
第 2 页 共 7 页
响;好鸟相鸣,婴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1)怀民亦未寝( )(2)盖竹柏影也( ) ..(3)泉水激石( )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 (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译文: 11.请对甲文划线句子作简要赏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乙文中,有一个句子对富春江风光进行了高度概括和赞叹。请写出这个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乙文中“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14分)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央在里边:给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4.请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中“他们”指谁?“酒醉”“喝采”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状态?(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呜呼,无法可想!”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3 页 共 7 页
(4)鸢飞戾天者(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联系选文和链接材料,分析作者“意见变化”的原因有哪些。(4分) [链接材料一]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自题小像》) [链接材料二]
这一学年没有完业,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旨,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鲁迅《呐喊·自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文,完成18—22题(15分)
风吹白鸽拨琴弦
黄舒灿
①在伦敦的鸽子广场,我感受到的不只是异乡风情。
②这天,云淡风轻,我在熙熙攘攘的广场上慢慢逛,细细看,转眼间,一位老人映入眼帘。
③我驻足,观察着他:他穿着米黄色风衣,带着一顶黑帽子,鼻梁上,深色镜柜下镶着一双深邃的蓝色眼睛。他坐在藤木长椅上,手拿着原木色吉他,独特的气质,合适的穿着,在蔚蓝天空的映衬下,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④他布满皱纹的手,开始缓缓拨动琴弦,悠扬的琴声绵延流出。我的目光停留在他的指尖,他的手法变化多端,节奏轻快,手指转换让我目不暇接。突然,他双眼微闭,身体有节奏地晃动。这不用琴谱的曲子,却如行云流水,酣畅淋漓,我心里不由得暗自赞叹。
⑤在他正前方的琴袋里,装满了铜币。这些铜币,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如此和谐。一面终了,我缓缓走上前,俯身弯腰,几枚铜币轻轻落下,声音清脆,这是我对他琴声的致谢。我望着他,笑了笑,本想夸管他的琴技高超,却觉得此刻无言胜有言,他也回报一个慈祥的笑容。
⑥我正准备转身而去时,又一曲响起。开始反复快奏回旋,似流水潺潺,清澈明丽。忽而节奏轻快,伴着拍打琴身,如二重要般奇妙。一会儿琴风又突转,像悲伤的颂歌,叙述着忧愁。最后,高亢激昂,让人赞叹。他好像在变着世间最高超的魔术,浮动的手影,颤动的琴弦,如此契合。
⑦这寻常的一幕,原来可以这么美好。我感到自己的内心产生了共鸣与应和。 ⑧我不打算再去繁华的商店,便走向他对面的环石精,背靠着花坛,静静地坐着,远远地望着。无关风月,无关忧愁,我也微闭双眼,陶醉在这无限的美好中,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第 4 页 共 7 页
⑨“小姑娘,你也在听他弹吉他吗?”一位东方中年女士同问我,“对的“,我微笑回答。“其实你别以为他是卖艺的。我移居到剑桥五年了,常常在广场看到他。后来听人说他年轻时非常有才华,而且现在生活也很富足,但是他就是每天在固定的时间来这里弹吉他,本来只是为了传播快乐,后来竟有人把他当作卖艺的,给他钱。开始时他有些手足无措,但慢慢地,他认为这是别人对他音乐的肯定,心里也获得了坦然和更多的快乐,便欣然接受了。这么多年了,他积攒的铜币全部捐给了红十字会,用来救助那些因战争而流离失所的难民,他多么希望没有战争啊。我虽然不懂音乐,但我可以肯定,他从来没有弹过相同的曲子。”听后,我对老人又多了几分敬佩。长年累月,不弹相同的曲子,这得有多高的造诣?
⑩我朝他的方向望去,此时,不知他又在弹奏一首什么曲子。 我忽然地发现,在他身旁,有一群白鸽,这些白鸽扇动着翅膀,似一片白色的海洋。那情形,似乎是在为老人伴舞,相互配合得那么默契,好似多年的挚友。
⑪我呆若木鸡地驻足在这位老艺术家的面前,心潮涌动。我从来没有看见过这么多的白鸽飞舞,也从来没有遇见过如此人物合一的震撼场面。
⑫突然,最后的曲子结束了,清风拂过,和煦的阳光透过稠密的树叶洒落下来,碎成一地的金光斑,所有的白鸽都朝着蓝天的同一方向起……
⑬我朝他的方向,再次深深鞠了一个90度的躬。
18.选文第⑥段老人的琴风是怎样变化的?请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味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他好像在变着世间最高超的魔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试分析第⑫段中划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概述“老人”的形象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文章以“风吹白鸽拨琴弦”为题有什么妙处?请简要赏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50分)
题目:从此,我不再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600字以上的记叙文;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③标点规范,卷面整洁;
第 5 页 共 7 页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测评
八年级语文参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4分)依次是:逊、绯、裁、殚、bǐng、zhì、chì、wù 2、(2分)D 3、(2分)C 4、(2分)示例:北京17家重点网站承诺杜绝“标题党”。 5、(6分)(1)树树皆秋色 (2)烟波江上使人愁 (3)志在千里 (4)绿叶发华滋
(5)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6)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错一字,则该小句不得分) 6、(4分)(1)《西行漫记》 埃德加· (2) B 二、阅读鉴赏(50分) (一)(5分) 7、(2分)C 8、(3分)抒发了作者漂泊天涯的悲壮情怀和孤寂之情。(意同即可) (二)(16分) 9、(4分)(1)也 (2)大概是 (3)冲击,撞击 (4)至、到达 10、(4分)(1)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2)(乘船)随江流飘荡,任凭船随意向东或向西漂流。
11、(3分)这句话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积水空明”写月光的清澈透明,“藻荇交横”写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意思对即可)
12、(2分)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13、(3分)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向往宁静闲适生活的人生态度。(意同即可) (三)(14分)
14、(3分)看电影事件促使“我”弃医从文。 15、(4分)“他们”指闲看毙犯人的中国人。“酒醉”“喝采”表现了“他们”精神的愚昧、麻木。 16、(3分)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国人精神愚昧麻木的感慨,表现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感。(意同即可) 17、(4分)示例:根本原因:国民的愚昧、麻木;日本等国家的歧视、残害;自己的爱国热情。 直接原因:看电影事件使鲁迅决定弃医从文。因为鲁迅认为医学只能解除病人躯体上的苦痛,要救中华民族,首先要救治国人的精神,而文学可以做到这一点。(意同即可) (四)(15分) 18、(2分)开始时反复快奏回旋、忽而节奏轻快;接着琴风突转,像悲伤的颂歌;最后高亢激昂。
19、 (3分)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变魔术来比喻老人弹吉他,形象生动,表现老人技艺高超。
20、 (3分)示例:环境描写;烘托了老人通过弹奏传播快乐的效果,表达了对老人的敬佩之情。(意同即可) 21、(3分)琴艺高超、淡泊名利、豁达乐观、热爱和平 (能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
第 6 页 共 7 页
22、(4分)一是巧妙地借用“白鸽”,象征了老人自由自在的生活,体现了老人的精神品质,表达了作者对老人的敬佩和赞美之情;二是具有鲜明的艺术气息,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意同即可) 三、写作(50分)
作文评分主要从立意、选材、语言表达、结构布局、卷面书写等五个方面综合考查。 一类文44---50分,二类文37---43分,三类文30---36分,四类文30分以下。
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