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应用・ 消防技术创新及应用构想 董韶松(云南昆明650051) 摘 要:本文从消防系统长远发展角度考虑,遵循与时俱进的原则,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需求,提出了消防新技术的研 究成果与应用方向,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推进消防技术创新与实际应用的建议及保障措施。 关键词:消防;技术创新;应用 我国现代城市火灾呈现的新特点,主要表现在:城市人口、 减少消防官兵的危险系数,减少物资的消耗。同时对于难度系 建筑、财富、生产经营场所的集中,导致了城市火灾的集中爆 数大的火灾也能及时有效的进行救援。二是灭火技术的创新应 发: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模日益扩大,旧城扩建和新城区 用,灭火技术是整个消防的中心环节,也是救援灭火的重要内 不断出现,新型不规则建筑、高层建筑不断涌现,城市建筑密 容,传统的灭火技术,不仅有局限性,而且灭火后的消防污染 集而结构复杂,尤其是老城区消防设施陈旧、消防通道不畅和 严重。创新灭火技术则是必要的要求,通过替代或改善灭火剂 新城区消防规划及实施不到位,使得火灾扑救和人员安全疏散 条件恶化;火灾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商场火灾、飞机火灾以及 各种交通工具火灾;电气火灾是主要火灾类型。这些复杂的变 化使得城市的消防安全形势更加严峻,迫切需要消防技术的创 新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1目前我国消防技术创新应用的现状 我国消防技术发展起步晚,而任务确繁重,在消防技术创 新上出现了很多的不足,呈相对落后状态。 (1)创新水平落后,发展速度缓慢。由于从事技术创新的专 业机构少、专业技术人员少、创新成果少等原因,我国的消防技 术创新与多数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处在较低的水平,且大多的 创新为舶来品,自主产品少,甚至出现空白的区域。 (2)创新观念不强,技术创新升级缓慢。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消防技术再创新的主动性不强,与发达国家同一类消防 产品每年革新成果相比,我国的很多消防产品往往多年一成不 变。未做到资源的合理利用,有的技术与设施已明显不能适应 社会发展与消防使用的需要。 (3)创新实践滞后,技术与应用脱节。任何的创新都是为了 改善不足,而做出的研究。我国一些专利技术在研制出来后不 应用到实践中去,而是束之高阁,致使很多技术创新的成果不 能在现实中被社会接受而难以产生效益,其功效得不到检验, 对其可能存在的负面影响没办法提出改进意见。 2目前我国消防技术创新的提升空间 (1)软件提升空间。一是消防管理应创新,引入先进模式科 学实施消防安全管理。以消防宣传教育为例,应与时俱进,积 极利用多媒体设施、公共视频广告等多种形式开展消防法制教 育、普及消防常识,面向学校编制统一消防教材(或公共安全综 合性教材)已势在必行。二是科学的消防规划。应对消防安全加 以充分论证形成消防规划专篇,既有宏观、长远的规划,也应 有微观的设计考虑,发挥天然水源的作用,建筑结构及地理位 置的考虑,公路隧道设计中对危险物品运输车辆的等。 (2)硬件提升空间。一是灭火装备的提升及应用,装备的使 用是消防灭火的核心环节,落后的装备,不仅起不到灭火的作 用,甚至还会给灭火带来危害。且现有的很多装备在应用过程 中有很大的局限性,为救援带来不利。应大力提升先进防火设 备的应用,引进先进的设备,不仅可以提高救援的成效,而且能 中哈龙的使用,则能很大程度的降低环境的污染。通过新型材 料、技术的应用,不仅能环保,还能高效的灭火。 3先进消防技术的应用 (1)纳米消防技术。纳米技术是一种新兴起的技术,是通过 运用纳米材料替代原有的材料,通过研究其物质(包括原子分 子的操纵)的特性和相互作用,以及利用这些特性的多学科交 叉科学和技术。纳米消防技术是把纳米材料应用于消防系统 中。纳米材料在消防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六方面的内容:纳 米消防装备、纳米阻燃剂、纳米灭火剂、纳米火灾报警器、纳米 防火涂料、纳米照明灯。就是运用纳米材料的强度大重量轻, 及对其通过组装与合成而改变其功效的方式来应用于消防领 域之中。 (2)绿色消防技术。绿色消防技术是指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对公众健康和环境不会造成危害的消防技术,现在的主要研究 方向就是新型清洁灭火技术和绿色阻燃技术,即替代哈龙物品 的探究。在国际上,哈龙替代物主要包括以下七类:卤代烃类灭 火剂、二氧化碳灭火剂、细水雾灭火技术、气溶胶灭火技术、惰 性气体灭火剂、非挥发性哈龙替代物和泡沫灭火剂。绿色阻燃 技术是指阻燃剂及阻燃材料本身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应无毒害 性,具有良好的耐热稳定性、耐老化性、耐光稳定性、无腐蚀性。 且燃烧物也是低烟和低毒。 (3)消防机器人技术。机器人是新时代高科技的产物,具有 智能化、便捷化利于操作的优势。由于火灾和有毒、有害、易坍 塌、缺氧、浓烟、放射性等危险灾害现场的特殊危险性,及人体 本身的局限性,时间、数据采集量不足和不能实时反馈信息 等问题,人为救火有很大的困难。而消防机器人的出现则能解 决这一问题。消防机器人的发展具有智能化、专业化和团队化 趋势,通过与消防员的有效合作或操作,实现对有毒有害 化学品泄漏和易坍塌等灾害现场的侦察和处置、易爆物品的搬 运、障碍物的清除、遇难人员的抢救,以及对灾害现场的灭火、 封堵、洗消、破拆等作业。 [参考文献] [i]段耀勇.中国消防理念的发展与消防技术.自然辩证法通 讯.2005(o3):85—90. [2]姚斌,殷友好.消防技术创新与应用构想.消防技术与产品信 息.2009(O2):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