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析城市流动人口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及其管理

浅析城市流动人口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及其管理

来源:宝玛科技网
学 术 论 坛

2007  NO.13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浅析城市流动人口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及其管理

张建斌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北京  100044)

摘 要:本文从经济、社会、文化三方面分析阐述了城市流动人口对城市发展的正负面影响,并且分析了对城市流动人口的管理的现状及其改革方向。关键词:城市流动人口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07)05(a)-0171-01

动人口在城市之间与城乡之间搭建了桥梁,题。如1995年起实施的《北京市外地来京

务工经商人员管理条例》,就是一种计划经减弱了城乡二元的对立。

济式的管理模式。其立足点就是期待“流动(2)流动人口促进了城市社会多元化发

人口有序流动”,希望通过管理使管理对象展,使城市社会分层呈现出动态特征,流动

人口经过一段时间后可能转变为城市居民,对管理主体或他人的危害性降低或消失,从

而实现管理主体和他人的平安与幸福。在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只管手脚、不管头脑”式管理模式的支配1.2.2消极影响

下,绝大多数流动人口只能处在一种与城市(1)城市流动人口由于流动性强且数量庞

大,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城市管理上的困难。社会相对隔离的亚文化环境之中,只能在同

类人群间形成交往的小圈子,并接受着城市目前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由计

中的不良文化。北京市这几年来出现并日渐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复杂而又

壮大的“河南村”、“浙江村”等,就是巨大的社会转型期内,社会管理和管理

这种管理模式的产物。水平相对不足,因此使得流动人口给城市社1 城市流动人口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目前这种防范式的管理模式将流动人口会带来部分不稳定因素,管理水平面临严峻城市流动人口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即又

预设为可能危害城市社会安宁的不安定因挑战。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不利的一面,以下从

素,较少考虑到他们的正当利益与需求,更(2)与主流社会相比流动人口往往处在弱经济、社会、文化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

难以将其纳入到城市的管理秩序中来。流动势。缺少组织、缺少社会影响力、远离政1.1 经济方面

人口被“边缘化”的结果,引发流动人口治资源和资源、没有明确的群体利益代1.1.1积极影响

和管理机关之间的紧张和对立,使管理的初表、经济资源有限、生活水准低下是这一群(1)目前流动人口的主体仍是农民,农民

衷走向了反面。体的显着特征。不平等的社会待遇使得这一工进入城市后为城市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

2.2 城市流动人口的管理的改革方向力,从而使得成本降低、产品竞争力增强。阶层易被社会边缘化,并将导致部分人心理

《北京市外地来京务工经商人员管理条失衡,诱发认同危机和心理危机,甚至会导流动人口其余部分相当多是相对处于优秀阶

例》已于2005年被废止。它的废止,不仅致犯罪等行为。这将成为城市管理不层的人才,他们的流动为城市的带来了人力

[1]

意味着北京市的管理和提供的服务,无稳定的矛盾源。资源的流动和补充。

论是对流动人口还是北京市民都将是同等对1.3 文化方面人口的流动促进了城市劳动市场的建

待,也意味着一种新的、更为开放的管理模1.3.1积极影响立,弥补劳动需求中的短缺现象,形成了就

式亟待出台。流动人口促进了城市和城乡之间文化的业市场的良性竞争。

深圳作为国内最早的经济特区,其流动交流,促进了城市的先进文化对外扩散流(2)人口的流动,带动了为这种流动提供

人口所占比例更大。截止2000年底止,深通,同时也吸引其他文化进入城市生活。从便利和服务的相关产业,如交通、餐饮等相

圳全市暂住人口308.9万人,暂住人口占常而促进了文化的共通共荣。关产业,促进了商品的生产和消费,带动了

住人口的71.4%。原来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1.3.2消极影响第三产业的发展。

适应信息时代新形势下的流动人口管理需流动人口对城市文化发展上的消极影响(3)人口的流动过程,将先进的生产技术

求,深圳市利用网络技术,建设流动较小,但是流动人口若长期处于城市弱势群和管理经验在地区之间传递,加快了技术的

人口管理系统,对全市流动人口信息进行科体,其自身的文化特征及文化需求易被边缘扩散、资金的流动和信息的传播。如部分流

学的集中化管理。其标志着深圳市流动人口化,如流动人口及其子女就学难等问题难以动人口会返乡投资建厂同时也就将先进的经

管理,正从原来单个区域静态的防范式管理解决,将不利于其发展,从而影响到整个城验技术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以及同梯

[3]

转变为跨区域动态的服务式管理。市的发展。度地区间的转移传播。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流动人口管总之,流动人口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1.1.2消极影响

理模式,应该是一种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现国,将是一种长期的社会现象,只要本着(1)由于历史的原因,城市基础设施相对

代化的管理模式。管理机制的运行不是靠行滞后于经济的发展,而庞大的流动人口对于“积极引导、合理控制、加强管理、搞好

政力量强制,而应该是一种以市场为主导的利服务”的原则,就能兴利除弊,使其为城基础设施的需求与城市市民相当,在某些方

益引导机制,应当起协调、监督的作用。市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面比市民的需求量还大,如交通、饮食、购

以服务式的管理模式取代防范式的管理模式,物等。从而加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供需缺口

才是流动人口管理方式发展的必然方向。2 对城市流动人口的管理的矛盾,给城市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2.1 城市流动人口的管理的现状(2)由于人口流动具有流动目的地和流动

参考文献城市流动人口就像一把双刃剑,为城市时间相对集中的特点,如人口主要集中流向

[1]谢文蕙,邓卫编著.城市经济学.清华大学的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给城市管理带来东南沿海和大城市,又如每年春运人口流动

了巨大的挑战。然而目前,我国城市流动人出版社,1996.9.相当密集。因此,给城市交通等方面带来巨

[2]殷京生.城市流动人口:中国社会转型期口管理却基本上沿袭了计划经济下的管大压力,影响了城市经济的高效,带来了物

亟待关注的弱势群体.东方,2003.4.理思路,采取的仍然是以门为主、自力人力财力资源的多重浪费。

[2]

[3]彭兴庭.流动人口管理亟须新模式.京华时上而下的防范式管理模式。1.2 社会方面

报.2005,2,24:A03.现行城市社会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条例和1.2.1积极影响

办法只是过渡时期的权宜之计,存在很多问(1)流动人口促进了城乡社会一体化,流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国民经济得到

了高速的发展,而中国城市正处于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期。城市流动人口迅速增加,根据2002年10月国家统计局的一项统计表明,中国流动人口已经超过1.2亿人。1城市流动人口的迅速增加成为了城市生产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繁荣市场、丰富人民生活、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其也对城市产生了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而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也成为了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并已影响到了整个城市的健康发展。

 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17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