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換器原理2
.等效電路
圖3。含寄生參數的DC/DC變換器原理及其等效電路
4。超高頻雜訊
由於DC/DC 變換器副邊二極體存在反向恢復時間,在由正偏到反偏的過度過程中,反偏的二極體存在存儲電荷而不能立刻截至,表現出電容特性(其等效電容值隨二極體種類,反向電壓峰值及續流時電流的不同而不同)。該等效電容與導線的寄生電感一起産生了超高頻振蕩,該振蕩經LC濾波器衰減,在電源的輸出端表現出超高頻雜訊。高頻振蕩的幅值爲2Ui/n,頻率一般爲50~100Mhz.。
二.消除紋波的方法 1.採用濾波器 a.高頻無源濾波器
高頻無源濾波措施主要是針對超高頻雜訊和高頻雜訊而設計的。因爲這兩種電源雜訊的頻率較高,採用無源濾波時,LC的取值較小,因而濾波器的體積也較小。該濾波器採用了3階π型低頻濾波結構,其電路抑制曲線見圖4。這種濾波器設計較容易,但在元件製作和選取時,應注意寄生參數和影響;繞制高頻濾波電感時,應避免線圈重叠,且要均勻分佈,以減少寄生電容;選擇電容時,應採用高頻特性好的陶瓷電容和無感聚丙烯電容,且安裝時要儘量靠近,以減小分佈參數。
b.低頻有源濾波器
對於低頻交流輸出雜訊,若採用無源濾波措施,則因頻率較低,而勢必使電容,電感的取值很大,從而增大了體積,提高了成本。因此,在實驗中,我們採用了有源濾波措施。圖5示出有源濾波器的電路及紋波抑制曲線。有源濾波器的主要不足是串聯功率器件有一定的電壓降,從而影響了整機的效率,在實驗中通過選用高質量的控制電路和功率管,可使壓降值在0。5伏以下。
爲了減少共模干擾,在變壓器的副邊與大地之間接共模抑制電容,短接共模雜訊。
(a)電路 (b)抑制曲線
3
圖5。有源濾波器電路及其濾波曲線
2.閉環控制
a.單環控制
單相交流電網電壓經橋式整流,電容濾波後接到推挽開關變壓器輸入端。輸入直流電壓經電晶體開關變換爲交流方波,再經過橋式全波整流和兩級LC濾波,以得到較小的直流電壓。輸出電壓V經分壓(採樣)與高穩定的參考電壓Vr比較後,産生的誤差電壓,經放大後加到脈寬調製器PWM輸入端,以保證系統穩定運行,並改善系統的動態性能。誤差放大器的反饋支路由電阻,電容組成,使誤差放大器變成有源放大網路,簡稱補償網路。PWM接受誤差放大信號,並與鋸齒波比較,將誤差信號調製脈衝,經過光電隔離,給兩相驅動器使脈衝放大,交替驅動推挽開關電路的開關電晶體。
圖6中的脈衝調製器(PWM)及其工作原理如圖7,它實際上是一個信號比較器,時鐘信號是鋸齒波電壓,幅度爲Vm,周期爲Ts,開關頻率fs=1/Ts,誤差放大器(有源補償網路)産生一個控制信號Vk(t),變成脈衝d(t)。脈寬調製器將類比信號Vk(t)變成脈衝d(t),因此也稱爲模數變換器或數位信號處理器。由圖7波形可知,在每個開關周期開始時,PWM輸出脈衝,這時時鐘信號電壓上升到ET值,恰好與Vk相等時,輸出脈衝d的寬度,進而決定了開關電晶體的導通時間ton.如果Vk爲一常數,則每個開關周期內時鐘信號與Vk的交點不變,則輸出脈衝d的寬度ton爲一常數。當Vk下降時,脈衝寬度變窄,Vk上升時,脈衝寬度變寬。
由圖7可以分析系統的工作原理如下:當負載電流I0減小(負載電阻R加大)或直流輸入電壓Vs升高,都會引起輸出電壓V0升高,這時系統的調製過程如下: V0升高――>Vk下降――>脈寬d變窄――>ton減小――>V0下降
4
ˆs.其中Vs爲直流(穩態)進一步假設系統的直流輸入電壓有一個正弦擾動,即認爲Vs(t)=Vs+vˆs爲正弦擾動電壓。這時系統中各電壓,電流波形如圖8 電壓,v由圖8可見,系統中各處電壓和電流也相應地在直流分量上叠加一個正弦擾動量。對於buck型開關變換器,輸入電流is=Is+Is(t).是斷續的波形。而輸出低通濾波器的存在使輸出電壓V0=V0+V0(t).和負載電流i0=I0+i0(t)連續的波形,但都包含有高頻開關紋波。控制電壓vk=Vk+vk(t),輸出脈衝寬度dTs=DTs+dTs(t),由於輸入直流電壓有低頻擾動分量vs(t),使輸出脈衝寬度變化量爲dTs(t).
5
圖9(a)爲開關變換器輸出電壓的頻譜圖。當開關頻率fs比擾動信號頻率fc大的多,並且低通濾波器去基波以外的各次諧波分量時,輸出電壓的近似頻譜如圖(b).由圖9可見,一般情況下,擾動信號頻率甚至低於開關頻率,輸出電壓頻譜中除了擾動信號頻率fc(基波分量),還有頻率爲2fc,3fc的高次諧波,開關紋波電壓頻率爲fs,2fs等等,因此輸出電壓頻譜中還含有頻率爲fS+fc,,,,fs-fc等等高次諧波。
由於低通濾波器的作用,開關變換器輸出電壓中開關紋波分量與直流分量相比是很小的(例如僅爲直流分量的1%或更小)。一般低通濾波器的幅頻特性如圖10所示,其轉角頻率f0遠小於開關頻率fs(例如fs=10~20f0),在這種情況下,輸出電壓波形主要由擾動信號頻率fc決定,其他高次諧波均被抑制。
6
圖10。低通濾波器的幅頻特性
b.雙環控制
前面所介紹的單環系統的特點是簡單,但是系統受到某種干擾作用時,無論是輸入電壓變化還是元件參數變化或負載擾動,都必須反映到輸出端,使輸出電壓發生變化以後,電壓控制環才起作用。這樣在瞬態過程中,單環調壓系統的輸出電壓可能會産生較大幅度的波動,甚至造成系統的不穩定現象。
以圖6所示的buck型電壓調壓系統爲例,當開關電晶體截止時,開關變換器的輸入端和輸出濾波電路解藕,如果在這段截止時間內,恰好輸入電壓有擾動,必須等到下一個周期開關電晶體再導通時,輸入電壓變化才影響到輸出電壓,反饋電路才能反映出輸入電壓的擾動。因此控制和調節作用延遲了。
圖11爲雙環開關調壓系統的原理框圖。內環爲電流環(又稱交流環),外環爲電壓環(又稱直流環)。
圖中CSP表示電流信號處理器。它是將主電路的電感電流I變換爲電壓Vy。並與電壓誤差放大信號Vx比較,産生控制電壓Vk,作用於控制器,將類比量調製爲脈衝d(t),內環實現電流自動調節,外環實現電壓自動調節。
圖12所示buck開關調節系統中,在濾波電感L的磁芯上饒有量測繞組,電感匝數與量測繞組匝數之比爲1:n,通過量測繞組將檢測的電感電流il變換爲交流電壓Vy,加到誤差放大器的輸入端。由於電感電流Il中交流分量占主要成分,因此電流反饋環又稱爲交流環。
7
圖
11。雙環開關調壓系統框圖
圖12。Buck型雙環開關調壓系統
當電感電流連續時
vy=nL
di dt
誤差放大器綜合反映了電壓信號V0和電流信號Vy。由於電感電流爲三角波,因此Vy爲方波,如圖13所示,經過積分以後,誤差放大器輸出三角波電壓vk(t),與恒定電壓E進行比較,(E稱爲臨界電壓)。當Vk與E之差爲0時,開關管導通。採用恒定ton爲常數,在開關控制器中預先設定。而截止時間的長短由下次Vk與E的交點決定,即與toff期間Vk的上升斜率有關。
8
控制電路波形
三. 零紋波的新線路
1. 該念:這一概念是針對cuk變換器所組合的有耦合電感的線路而言,如果恰當地選
擇兩個繞組的劄比,就可完全使輸出和輸入的紋波電流減少到零。
2. 零紋波的條件:
a. 兩個耦合電感L上的電壓波形V1和V2要一致 b. 且各自的紋波電壓相等。
3. 採用耦合電感後,設紋波電壓爲Ve,輸入輸出電流紋波等效電路如下圖1所示,用T型去
di1di2Lmdtdtdi1di2Ve2Lm(LsLm)dtdtVe1(LpLm)) (
耦等效電路則如圖2所示.圖中L)m爲磁化電感,Lp爲初級漏電感,Ls爲次級漏電感,折
算關係爲:Lm=ML,Lp=L1-ML,Ls=L2-ML由圖3-69可得
考慮到電壓波形一樣Vel=Ve2=Ve聯解體(1.3.31)(1.3.32)式可得: 式中
稱等效原邊電感
LpLepL1LmLsdi1LpVeLmLesL2dtLsLepdi2VedtLep
因耦合係數
稱等效副邊電感
(1.3.33) (1.3.34)
M1LmKL1L2L1L29
令
由式(1.3.35)和(1.3.36)可知:
(1) 當n=1時,Lep=L1(1+K)
nL1L2
稱電感匝比
11K(1.3.35) (1.3.36)
1K2LepL11Kn1K2LesL21K/n Les=L2(1+K)
說明L1和L2的效果:電感增加(1+K)倍,使原副邊的紋波電流減小
(2) 當n≠1時但近于1時,
(2).1如n<1即N1Lep=L1 Les ∞效果:原邊紋流不變,副邊紋波電流爲零. (2).2如n>1即n1>N2時,則當 K 時1 n Lap ∞ Les=L2
效果:原邊紋波爲零,副邊紋波電流不變.
由上研究可見,凡電路中兩個電感的波形相同的開關變換器,都可以采有上面耦合的方法,使紋波電流減小,絕不是Cuk線路才有使紋波電流爲零的機會.
4. 由上可知,耦合電感實現零紋波可以通過有效的控制耦合係數k與占空比n得到,下
圖列舉了幾種零紋波濾波器。
l0在這組電路中互感相當於等值電感
lextlulext(1Np)2lu,上式中
Np
WpWo對於任意固定氣隙,都會有一個Lext的大小來達到消除紋波的目的。
(四)。實驗結果
一,高頻無源濾波器的特性分析: 1,濾波器邊的等效電路如下(3-1)
10
1. 濾波器有如下(3-2)八種:
圖3-2。八種濾波器
根據要求的截止頻率確定Tstop 由W2CU2=12LI2c=
1n和WLn確定出Un,Fn值 由KcKocK1cWc和KLKoLK1LWL 可計算出不同濾波器的L,C值
ZR11R2)n对LC滤波器k(R2Tstopn1ZR11R2kn(L1)n对LCL滤波器TstopWstopR1 Zk(1R2)n对CL滤波器R1Tstop1R1R2Z)n对CLC滤波器k(R1R2Tstop
11
ZVnK1ckInK 1lLCZ2(VnI)2K1ck nK1l3. 頻域分析:
G(S)U0(S)RU(=0iS)RiR0+SL
G(jw)1Ri+R0LR+jw0R0
得到
L(w)20lgG(jw)20lg(R+R2i022LR)+w20R0(w)arctgwLR0Ri
幅頻與相頻特性曲線如下:
b.
Gs=R0RiR0SC+Ri+R0
Gjw1RiR0RjwRiC0
L(w)20lgG(jw)20lg(RiR0R)2(wRiC)20
(w)arctgwRiCR0RiR0
幅頻,相頻特性如下圖所示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