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研究探讨小儿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分析其对策,提高儿科护理质量。方法:对我院儿科2014年1月至2014年7月期间的失败的150例静脉穿刺患儿,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家长与护士进行调查,调查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统计分析具体原因。结果:150例小儿静脉穿刺因技术因素中患儿情绪因素比例最高占25.33%,护士的工作态度因素占比最小为1.33%。四大因素中,以患儿的总影响因素占比最大为41.33%,几乎为造成静脉穿刺失败的一半。结论:小儿静脉穿刺失败主要受患儿因素影响,所以沟通工作是儿科静脉穿刺前的重中之重,但护士仍要提高自身技能,特别注意穿刺环境,才能提高穿刺成功率。
标签:小儿;静脉穿刺;失败;原因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ause of pediatric venipuncture failure to analyze th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diatric care. Methods: 150 cases of venous failure in children pediatric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July 2014 during the puncture,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for parents and nurses survey venipuncture failure reason,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specific reasons. Results: 150 cases of pediatric venipuncture due to technical factors, the proportion of children with emotional factors accounted for 25.33% up, nurses attitudinal factors accounting for a minimum of 1.33%. Four factors, factors accounted for a total of up to 41.33 percent of children, almost half resulting in the failure of venipuncture. Conclusions: Pediatric venipuncture failure factors mainly affected children, so communic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work of pediatric venipuncture before, but the nurse still improve their skills, with special attention puncture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Keywords: children; venipuncture; fail; the reasons
小儿静脉输液是临床患儿常用的治疗方法,是临床给药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护理工作中最常见、最普通、较难的一种操作技术。但是,小儿在进行静脉输液时,困难较多,对于长期进行静脉输液的患儿,更加重了输液的难度[1]。有时临床要求护理工作者从静脉给药,迅速产生药效;如患儿心力衰竭时,要迅速从静脉输注强心剂,严重失血、脱水导致周围血液循环衰竭者,要迅速从静脉补血、补液等[2]。因此小儿静脉穿刺操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儿生命。笔者自2014年1月至2014年7月期间对本科室150例小儿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7月期间,在本院儿科病房行静脉穿刺失败的
150例患儿,男85例,女65例,年龄1M-3岁,中位年龄1.5岁。静脉穿刺均采用留置针穿刺。部位以头皮、手、足部表浅静脉为主,穿刺血管显示度、滚动度、弹性及粗细等均处于随机状态下,穿刺一针见血为成功,其他均为失误。
1.2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儿科护士在行静脉穿刺中,发生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调查问卷包括4方面的内容:操作者因素(心理状态、技术水平),患儿因素(血管生理特点、血管病理性改变和情绪)家长方面因素和环境因素(病房光线、环境和室温)。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描述小儿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
2 结果
150例小儿静脉穿刺因技术因素中患儿情绪因素比例最高占25.33%,护士的工作态度因素占比最小为1.33%。四大因素中,以患儿的总影响因素占比最大为41.33%,几乎为造成静脉穿刺失败的一半。其余穿刺失败因素占比见表1。
3 讨论
3.1患儿方面因素分析与对策
分析:首先小儿血管本身就较成人细,其次受生活水平的提高,多数小儿营养过剩、皮下脂肪堆积,导致血管隐匿,不易找寻。另外,目前小儿独生子女较多,家长较为宠爱,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情绪化强烈,不易配合。这一点也体现在本研究的调查报告中。最后循环系统较脆弱,因腹泻、呕吐、休克或病情加重时,外周血管更容易萎缩干瘪,不易穿刺。对策:护士要对小儿静脉的解剖知识了然于心,并且穿刺前做足准备;患者情绪反应强烈,常常是因面对陌生环境和众多医生、护士所产生的恐惧心理,护士要熟悉儿童心理学,善于和儿童沟通,通过关怀、耐心的劝说和游戏等手段诱导患儿配合穿刺。
3.2护士方面因素的分析与对策
分析:护士常常受患儿穿刺难和不易配合等客观条件影响,造成心理压力大影响护士穿刺技术的发挥,这方面的影响往往比单纯的技术性因素制约大。护士工作态度一般都比较认真仔细,这方面因素的占比往往非常小。对策:对儿科的护理人员加强基础训练,特别对小儿穿刺体位的选择、穿刺血管的选择、进针方法的选择进行系统规范化培训。多做护理教学方面的心理疏导,加强护士的心理职业素养。
3.3患儿家长因素分析与对策
患儿静脉穿刺的成功需要家长的配合和护理人员之间的协作[3]。患儿穿刺难引起重新穿刺次数增多,患儿啼哭,影响家长情绪,在给护理人员施压时会干扰护理人员的正常心理状态,影响其继续有效地寻找穿刺静脉。因此护士在进行静脉穿刺前要对家长进行心理安慰,要用真挚的同情心,体贴患儿家长,了解其心情,用温和的语言来化解家属不安的情绪,从而取得家长的理解与配合;要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患儿。
3.4穿刺环境因素分析与对策
强度适宜的光线,静脉显得清晰,操作者眼睛不易疲劳,强光直射和弱光环境下,操作者都极易失败[4],本研究调查的8例受关线影响失败案例全部都是发生技术娴熟的护士身上,说明客观的光线环境对穿刺影响的重要性有多大。在寒冷季节外出归来的患儿,血管收缩血流缓慢,血管内腔狭小或塌陷穿刺是极易穿透血管而失败。本研究3例受温度影响穿刺失败的案例皆发生在寒冷的冬日。最后外界的噪音对操作者影响也巨大,护士往往会因此分心,患儿往往会因此情绪波动,造成穿刺失败。所以我们的建议是:尽量选择一个受温度、光线、噪音影响较小的空间进行穿刺操作;非危急特定情况下不在条件不成熟下进行患儿静脉穿刺。
参考文献:
[1]巫香球:患儿家属与医护人员发生纠纷的原因及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10):40
[2]吕世英 胡晓英: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及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1999,5(3):67
[3]张金香.浅谈门诊小儿输液的家长角色[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11(3):22.
[4]毋先凤.头皮静脉输液顺畅的相关因素[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