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影响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相关因素分析

影响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宝玛科技网


影响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相关因素分析

摘 要:高技术产业已成为衡量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数据分析了影响高技术产业的几个重要指标,主要讨论了教育发展水平对高技术产业的潜在影响。在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条件下,发展一个相对落后地区的经济,表现在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程度,首要任务就是提高该地区的教育水平。

关键词:高技术产业;R&D经费;教育发展水平

20世纪60年代以来,高技术产业的兴起对世界经济、政治、军事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目前,高技术产业已成为衡量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是现代国际经济与科技竞争的焦点,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支柱产业。

1 高技术产业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从经济学的角度理解,认为高技术是对一类产品、产业或企业的技术评价术语,即凡是研究和开发(R&D)经费占产品销售额的比例、科技人员占雇员的比重、产品的技术复杂程度这三项指标超过一定标准时,这类产品就被称为高技术产品,生产和经营这类产品的企业就被称为高技术企业。我国科技部制定的《高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和办法》中规定了四个指标:(1)高技术企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2)具体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员占企业总数的10%以上;(3)用于研究与开发的经费占销售额的3%以上;(4)技术性收入和高技术产品值的总和占企业总产值的50%以上。

高技术产业的基本特征:(1)高技术产业是技术和知识高度密集的产业;(2)高技术产业是资本高度密集的产业;(3)高技术产品具有高附加值;(4)高技术产品需求收入弹性高;(5)高技术产品生命周期短暂;(6)高技术产业对风险资本的依赖性强;(7)高技术产业对高智力人才的需求迫切;(8)高技术产业的联系效应和带动效应大。

2 影响高技术产业因素的数据分析

根据高技术产业的含义和基本特征,本文从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10)中选择了各地区利润总额、企业单位数、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新产品开发项目数和R&D活动经费的数据。利润总额是衡量企业业绩的十分重要的经济指标,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反映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创造的可看得见的价值,所以用各地区利润总额反映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程度是合理的。企业的单位数可以用来说明该地区的第二、三产业的发展程度。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反映该地区的科技化水平。新产品开发项目数反映该地区当年的产品研究和开发(R&D)情况。R&D经费是衡量一个地区科技投入强度和科技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

由于一个地区的发展和教育水平是长期沉淀的结果,又是再发展的基础,所以不能完全用某一年的数据来衡量该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在研究

生录取时,国家教育部根据各地区的发展和教育水平把31个省市划分成A,B,C三个区,本文为了分析的需要按照该标准来讨论各地区发展和教育水平对高技术产业的影响以及和其他因素的关联。

表1 各地区利润总额、企业单位数、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等因素的数据

注:为分析变化趋势,将表中的数据根据利润总额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在excel工作表中,为了使折线图的变化趋势更加明显,将企业单位数缩小原来的10倍,从业人员平均人数缩小1000倍,产品开发项目数缩小10倍,R&D经费缩小1000倍,再去掉江苏,广东两个特殊点作图。

图1 各地区利润总额、企业单位数等因素的折线图

通过对2009各地区高技术产业生产经营情况(包括利润总额、企业单位数、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新产品开发项目数),2009年各地区高技术产业R&D活动经费情况[2]数据和折线图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2.1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状

由我国各地区利润总额相差很大可以看出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导致这种不平衡的因素由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3]。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条:我国历史上区域经济发展始终存在着不平衡性,我国各地区自然基础存在巨大差异,是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先天决定因素;人才和科技实力;不同历史时期的导向;制度问题;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角度看,平衡发展是相对的,不平衡才是绝对的,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必然的,短时间内改变现状是不可能的。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该总结建国以来区域发展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借鉴和学习国外的经验,各地区根据自己的资源环境优势制定合适的发展规划,规划中不能片面强调物质要素的投入,更应着眼于制度的创新与开发,加快经济发展,缩小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相对差距。

2.2 数据分析

把各地区的利润总额看成因变量,其他各因素看成自变量。由于利润总

额除受上述因素的影响,一定程度上还受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再加上人口分布不均,自然环境和自然条件等的影响。在各地区的利润总额递增时,其他因素变化不呈现规律性变化,再加上其他因素相互影响及各自变量间相关性强,所以很难找到准确的数学模型求出各自变量的系数。

从总体上看,在各地区利润总额递增时,其他各因素总体上是递增的,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是正向关系。从曲线的总体走势看,除特殊点外,为指数形式,就像人口的增长模式。

从各地区发展和教育水平看,有三个特殊点,山西,湖南,四川。山西和湖南情况类似,发展和教育水平分别在B区和A区,和其他地区相比较这两个地区的高技术产业的利润总额相对较低,因此山西和湖南的高技术产业提升空间相对较大。四川的情况相反,和其他地区比较发展和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应该提高教育水平来带动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从各地区发展和教育水平与利润总额的关系看,除了上述三点外,其他地区表现为发展和教育水平高的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带来的利润总额较高。进一步说明了高技术产业是技术和知识高度密集的产业,对高智力人才的需求迫切。高技术产业是智力密集产业,对专门人才的需求比例是传统产业的5倍;产业内企业间的竞争主要是高级人才的竞争;人才作为高技术的载体,是高技术产业的灵魂。

从曲线的变化趋势,再结合现实实际情况可以想到,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存在集聚现象。而且这种集聚是以各地区的前期发展为基础,以资本、人才的集聚为前提的。所以我国要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首先需要的大力支持,在宏观经济的下,在资金上大量投入,在教育人才采取积极引导措施,就像当前在执行的西部志愿者服务的策略,是非常有必要的。

考虑到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尤其是在追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可以先引进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科技水平作为初期的发展手段,而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加大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水平,并加大技术革新。

从图中还可以看出,各个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与R&D经费、高技术产业的利润总额有着明显的一致性。一个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促进了高技术人才的集聚,高技术人才的聚集与高技术产业的聚集互相促进,三者形成一个循环系统[4]。正因为三者有相互促进作用,在策略与思路上可以从以下几条路径着手,一是提高一个地区的教育水平,二是提高高技术人才在相对落后地区的待遇,提供宽松优越的创业环境,促进高技术人才的集聚。三是加大投入,并鼓励其他方式的资本投资,大力促进高技术产业集聚形成规模。

总之,本文对全国各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利润总额与其他各因素关系进行了简单分析,特别强调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对其影响。科技人才对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可以看出一个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国家在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经济的相关中,首要任务应该是提高该地区教育水平,加大教育人才实施的投资力度,为后续的经济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赵玉林.高技术产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2] 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1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3] 霍彩珍,杨金梅.浅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必然性[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7):42-43.

[4] 张樨樨.我国高技术产业集聚与高技术人才集聚互动关系的建模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1):72-7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