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世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分析及启示

世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分析及启示

来源:宝玛科技网
《经济师)2014年第11期 摘要: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背 景下,世界各国不断调整发展战略,以高 技术、高投入和高效应为特征的高新技 术产业成为新的角逐领域。文章通过对 世界典型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的分析。归纳出其成功的共同点,并针对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出几点启 示,以期为我国充分利用国际产业转移 的契机,大力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 竞争力,加快知识经济的发展步伐有所 贡献。 ●环球经济 世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分析及启示 ●马硅谷,、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有着密 切的联系与合作,并且形成了全球性的合 霞马燕平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产业集群 官产学研机制特色发展 中图分类号:1:27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OO4—4914(2014)11一O97—02 一作网络。而且给与了法律和制度上的 保障,集聚了大量的企业和人才,为整个 硅谷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第 三,保持创新的硅谷文化。硅谷的“冒险精 高技术产业,带有明显的阶段性。第二, 重视基础建设,不断吸纳人才。大德科技 园始终把为研究人员创造优越的工作环 境放在首位,并非常重视研发人才的继 续培养,最终打造了完美的软硬件服务 设施留住和吸引了更多的人才,这从根 本上保证了高科技产业发展。第三,鼓励 企业参与,实行产学研机制。为发展高科 技事业,增强国际竞争力,韩国初期 效仿日本筑波,由投入大量资金,引 进先进技术,建设基础设施,后期逐渐强 化与生产结合。注意吸收民间企业研究 、世界主要国家产业集群发展模 神、容忍失败、鼓励竞争、善于合作、热衷创 业、重视回报”等,是硅谷保持创新的灵魂, 对硅谷一直以来都稳居世界最具经济活 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起到了至关重要 的作用。 式分析 谈到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模式,很 容易就想到美国硅谷、128公路、日本筑 波科学城、韩国大德科技园、法国索菲亚 科学城和德国鲁尔工业区等。而这些国 际典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模式各具特 色,但却都没有突破区位的,空间集 聚特征凸显,也就是说高新技术产业的 发展必须以当地特殊的经济、技术和文 化环境为根本,从中汲取营养,借助国际 产业转移趋势,不断推动发展企业和地 区的国际竞争力。下面就典型的美国硅 谷、日本筑波科学城和韩国大德科技园 的成功经验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高新 技术产业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1.美国硅谷。美国硅谷是自发式的产 业集群发展模式,是技术领跑者模式,处 于国际产业转移的输出者位置。硅谷是世 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先驱,其 2.日本筑波大学城。日本筑波大学城 是主导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是技 术追赶者的发展模式,处于国际产业转 移的承接者位置。筑波大学城是日本政 府战后由“贸易立国”转向“科技立国”的 项重要战略措施。筑波大学城的优点 在于:第一,拥有优越的物资基础。在发 展初期,直接管理和投资,大量引进 高新技术,筑波大学城发展较快。第二, 出台的各种法律为园区的发展 一所的进入。同时为科研成果迅速转化,大 德科技园建立了产学研机制,并加强与 国外的高科技机构的协作,有效促进国 内外各方的信息交流,使科研成果能迅 速应用于企业生产,转化为经济效益。 二、世界主要国家产业集群发展模 式的共同特征 1.宏观,企业主导发展。由 提供了法律支持。然而筑波大学城致命 的缺点就是盲目的投资和技术引进与当 地经济生产相脱离,最终沦为“现代科技 的乌托邦”。 3.韩国大德科技园。韩国大德科技园 是典型的驱动的产业集群模式,是 技术追赶者的发展模式,也处于国际产 业转移的承接者位置。大德科技园是亚 洲最大的产、学、研综合园区,是韩国成 功由发展中国家转入新兴工业化国家的 重要里程碑。大德科技园的成功经验可 归纳为:第一,依托骨干产业,采取阶梯 于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高投入、高收益和高 风险的特点,各国都很重视对高新技 术产业发展的宏观和长远规划,并给 与大力的财政税收支持,从而引导高新技 术产业的有序发展。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过程中,虽然的宏观至关重要, 但市场才是真正的主体。到目前为止几乎 所有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共 同规律是由企业主导高新技术产业的发 展,即以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为栽体发展高 新技术产业。根据OECD统计数据显示, 持续不断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了世界普 遍认可。硅谷成功的主要经验可以归纳 为:第一,拥有鲜明的主导产业群。硅谷先 天就以晶体管、半导造业等技术行业 为主导,在其带动下,形成比较鲜明的微 电子业集群并在该领域大多处于世界的 领先地位。第二,良好的官产学研机制O在 所有国家的R&D经费最重要来源部门 是企业.企业R&D投入至少占到全国的 发展。大德科技园在技术引进上并不盲 从,一开始就植根于韩国骨干产业,从重 化工的技术开发,逐渐转向电子通信等 半以上。而像美、日、中、韩四国更是超 过了70‰显然企业是推动社会技术进步 一发展的首要推动力。 ⑥资料来源:国际社会保障研讨会(1995年6月,瑞典)资料 ⑩Mamn Wolf.European can look to each other,Financial Times, September 13,2005. ⑨张秋霞,宋培军,主编.加拿大养老保障制度.中国社会出版 社。2010年,第147页 ◎西摩・马丁・利普森.的分界:美国与加拿大的价值与制度.纽 ⑥Jefrey D.Sachs(director of the Earth Institute at Co ̄mbia University.),The Social Welfare State,beyond Ideology,Scientiifc American, November 2006. 约,1990年,第138页 @加拿大保健法.栽于“加拿大保健网页”(Healht Cana ̄Online: http://www.hc—SC.gc.ca/) ⑩Peter Lindert:Growing Public:Social Spending and Economic Growth since the Eighteenth Century,Cambridge Universiy Presst, Cambridge.2004 ①郑功成.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必须确立公平的价值取向.南方周末, 2003年1月1日 ⑤仇雨临.加拿大社会保障制度的选择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经济管理 出版社,2003年,第43页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学院⑩卢祖洵,金生国.国外社区卫生服务.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第 83页 北京④加拿大统计署主页(1998年,http://www.sattcn_aCa/),“教育”栏 100089) (责编:若佳) ...——97..—— ●环球经济 2.官产学研结合,加快成果转化。高新 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包含若干的发展环 节如规划、研发、生产、销售和再研发等, 而官产学研模式是经过通盘考虑和计划 的有机复杂系统,其联系不是单方向的矢 量,而是有反馈回落的连环体系,以市场 需求为导向进行规划,由太学和机构进行 研发,把研发成果及时转化到生产力上 去,通过生产和科研之间的互动式的促 进,在、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之间形 成一种良性循环模式,发挥各自优势和资 源集成,完善创新产业化链条,以最快速 《经济师}2014年第11期 制和途径是我国应该借鉴的。要加快建 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官产学 研”相结合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成立战 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转化机构,提高高新 技术产业化投入结构与功能的系统化、 社会化和市场化能力,从而全面提升我 国高新技术的自主创新力,承接国际产 业转移的持续吸纳力。 2.承接产业转移,注重特色打造。在 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过程中,要立足 区域优势和现实条件,着重打造专业化的 产业园区,形成相关产业的集聚区,建设 西部地区承东启西、联南络北,资源丰 富,劳动力相对廉价,具有很大的区位优 势,特别适合和需要发展现代流通业,成 为全国的信息交通枢纽,因为现代流通 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的升 级转型,更能够大力支撑整个区域的产 业经济发展。 3.增大研发投入,完善人才机制。伴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R&D经 费支出总量和R&D投入强度均在逐年 提高,2011年R&D经费支出1345亿美 元,比上年增长23%,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度形成技术突破和实现产业化。 3.研发投入稳增,集聚大量人才。 R&D活动投入是推动技术创新和技术进 步的源泉,是保证科学技术得以发展的必 要条件和基础。根据历年中国科技统计数 据所示,世界主要经济体的R&D投入基 本呈现稳定上升的趋势,其中美国和日本 R&D投入较稳定且投入强度居于领先地 位,新兴工业国家韩国R&D投入快速上 升,中国的相关投入虽增长很快,但投入 强度仍远低于美日韩。显然要想保持高新 技术产业的高速发展,加大R&D投入是 当务之急。人才作为知识、技术、创新能力 的载体,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竞争中起 着决定性的作用。纵观世界主要经济体, 无一例外将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作为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的必然选择。 三、启示 美国硅谷因其拥有鲜明的特色产业 “优先发展集成电路设计,从而带动相关 产业发展,进而不断产生新产业、新机 制”和持久的创新文化而称霸于世;日本 筑波因其照搬照抄,脱离市场,没有因地 制宜而沦为“现代科技的乌托邦”;韩国 在其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后,进 行创新式的园区建设,使得大德科技园 成为韩国最优秀的研发、人才培养、产业 化和培育新产业的基地,并成为推动韩 国经济成长的加速器。鉴于此,对我国特 别是次发达的中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 发展的启示主要有: 1.转变作用,促进官产学研结 合。要充分发挥职能,促进高新技术 产业的发展,首先要明确在高新技术产 业发展中职能的定位。根据目前我 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处的阶段,结合 国际上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经 验,我国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将 由行政职能转向服务职能。就我国目前 而言,合理的战略规划、充分的制度供给 和优惠的环境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最需要的服务。 要提高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技术创 新能力,建立和完善“官产学研”合作机 一98一 专业性强的开发区。要想从根本上树立 开发区的专业性特质,就需要在开 发区发展规划方面,将专业品牌构建理 念与发展规划融为一体。打造开发区的 “专业”品牌特色主要通过构建“专业”产 业特色和“专业”功能特色。 首先,开发区根据要素禀赋理论,依 托本地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实施差别化 发展,找准战略定位,争取形成各具特色 的极具竞争力的专业化产业。然而“专业” 产业特色要在国际产业转移和全国产业 结构战略调整和升级的大背景下形成,同 时也要遵循产业区域分工发展的一般规 律。针对中西部地区的高新区,由于受到 经济基础以及开放条件的,面临当下 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若要培育园区在 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更应该将地方有限资 源集中起来,根据自身条件选取并发展有 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对传统产业提升作用 明显的产业,实行专业化发展。 其次,要构建开发区“专业”功能特 色。目前我国国内开发区有很多类型。各 种类型的开发区承担着各自不同的功 能,并且各自采取的发展模式以及对区 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方式均有较大区别。 因此,开发区在形成各自的专业性特征 之前,要定位好自身的发展目标以及未 来前景。对开发区的总体功能进行合理 布局和规划。应该鼓励那些符合要求的 开发区建立科技园区、保税区、保税仓库 以及出口监理仓库等功能区,并且在区 域发展规划中融入功能布局以进行整体 管理,以促进开发区中各种经济功能区 的资源有效配置,从而推动功能区相互 之间联合发展,使开发区对地方经济增 长和社会发展的带动、辐射作用更加显 著。如过去以传统产业为主的中西部地 区经过这次世界金融危机,在新的经济 形势下,开发区中已有的传统产业在其 产业体系中的地位开始弱化,要保持开 发区稳定快速发展,必须适应国际产业 发展趋势,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点 开发一些具有发展前景能够提升传统产 业的新兴战略产业,转变区域功能。而中 1.84%,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 距,主体经济国家的研发投入占GDP比 重均超过2%,我国不管是总量还是强度 上都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因此在财政投 入方面仍需逐年加大研发投入比重,同时 要调整科技投入结构。国家投入主要集中 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对企业的投 入应通过税收杠杆加以调整.鼓励企业投 入开发研究与应用研究,逐步形成国家投 入与企业投入并重向以企业投入为主,财 政投入为辅的科研投入体系,从而强化企 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对人才培养、使用和引进方面可从以 下方面着手:一是加大教育投入,重基础 强素质。我国必须根据现实情况加大基础 教育投入,使其制度化,成为硬约束的投 入规范,同时采取教育投入多元化,建立 与地方分级投入,社会各界资助 投入,学校非义务教育发展积累投入相结 合的教育投入制度。要重视基础教育。切 实把目标转移到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 素质,提高全民教育质量上来,并要加大 企业员工在职培训力度,加速高素质人才 的培养。二是人才配置市场化。要继续完 善人才市场运行机制,逐步由以为核 心的高新技术产业人才资源配置方式转 向以市场为导向的高新技术产业人才资 源配置方式,同时要积极引导和规范企业 产权激励工作,在分配上贯彻知识参 与分配的原则。 『基金项目:2013年山西省软科学研 究项目“山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国际 比较与对策研究——以新兴产业承接为 视角”(项目编号:2013041037一o1)的阶段 性成果1 参考文献: …1杨荣.美日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比 较研究[M】.全球科技经济嘹望,2013(10) [2】章寿荣.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及其效应 【M】.经营与管理,2007(12) [3]钱元熙国际产业转移与我国高新技 术产业发展战略[M].经济论坛,2006(2)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山西太 原030031) (责编:李雪)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