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江滨小学师德建设工作经验

江滨小学师德建设工作经验

来源:宝玛科技网


强化师德建设 打造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

——江滨小学师德建设工作做法及思考

教育作为以生命影响生命、以人格塑造人格、以智慧点燃智慧的特殊劳动,师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尤其是人本教育、生活和生命教育理念的提出,对师德建设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江滨小学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积极致力于师德建设工作的实践和研究,有了一些感悟和欣喜。现从以下三方面汇报:

一、三点做法

做法一目标激励是师德建设的基本定位。干任何事都需要有目标,师德建设也不例外,我校将“爱”与“责任”作为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树立了“以崇高的事业成就人,以真挚的感情协调人,以适当的待遇激励人”的师资管理思想,具体做到:1、师德总体目标适度超前。把以往的“四心”“三爱”基本目标提升到“三高”目标。即爱岗敬业精神的高尚、教书育人能力的高超、为人师表品行的高雅。2、师德发展目标拾级而上。在三高境界的影响下,学校将其与“名师工程”结合,根据每位教师的兴趣、特长以及专业成长需求定位了成长阶梯,即合格教师----校级各类骨干-----区级教育教学典范——省市以上学科带头人四部曲,这也是师德水平提升的过程,每位教师都能从学校构建的成长坐标中准确自己的定位,明确每个时期的努力方向。

做法二制度约束是师德建设的有力保障。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法律和道德都是调节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师德建设如果只靠软的疏导而没有硬的制约,那么将会陷入事倍功半的怪圈。我校做法是:

1、将师德水平与自身利益挂钩。几年来,我校把师德水平纳入到了教师月份考核中,并占有很

1

大比重,特别是年度师德考核没有达到良好以上档次的不能担任班主任岗位,还与年度奖励挂钩,针对“体罚、以教谋私、弄虚作假”等严重问题实行了一票否决。

2、创新推出“5+2”评价体系。“5”指“五评”,即在师德建设工作中定期进行“教师自评”、“教师互评”、“学生考评”、“家长考评”、“学校行政和考核小组综合考评”等5个层面的量化考核评价。“2”是指“两个监督”,即建立校内外两个师德建设工作监督小组,全程跟踪监督师德建设工作。每学期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开展师德评议,建立教工个人(包括师德考核成绩和表彰情况;师德问题来信来访情况记录;师德违纪处理经过等内容的)《师德记录袋》。同时,学校支部每月都会推举出2—3名“最受欢迎教师”,开辟以“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为主题的师德活动评选宣传栏,营造了人人争当“师德高尚、作风优良、业务精湛、人民满意教师”的良好氛围。

做法三过程内化是师德建设的核心宗旨。

师德建设中,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以德铸魂”的原则,注重理念的提升,更注重实践的磨练和体验,着力打造了四大工程,取得实效。

1、打造有效课堂,提高教育质量工程。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学校为提质增效,着力开展了“常态课”竞赛和骨干教师引路课观摩等活动,成立了“数学、语文、英语”等工作室,针对教学中的难点问题进行了小主题研究很有成效。特别是各学年开展的数学弹性作业、亲子经典阅读等小型活动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认可。

2、打造典型榜样的引领示范工程。江滨小学积极投身“双德工程、塑形弘德工程和师德建设年”活动中,始终以“塑师德、强师能、展师风、铸师魂”为主线,通过制定师德个人成长规划,让不同层次教师对自我建构师德有了明确的目标;通过经典阅读、我和学生一起成长的故事、感受光辉60年的变化系列活动,使他们在实践反思中,不断的成长和成熟;特别是“我的师德观”交流、“让青春在责任中闪光”演讲以及曾两次在五县市科学发展观现场会和标准化学校验收中做过展示的“生命与

2

责任”的师德论坛活动,更让全体教师受到了一次心灵的洗礼,也诞生了一批兢业实干的行政人员、爱生如子的老教师典范、德艺双馨的青年教师榜样和严慈相济、廉洁从教的班主任群体,是榜样的力量,让我校教师队伍行有方向,干有力量,并迅速成长。

3、打造扶贫济弱工程。我们学校领导、党员教师三年来始终坚持“立足岗位,献爱特殊群体”行动,多次在教师节、儿童节、助残日为这些孩子献爱心,积极发掘社会资源为困难学生分忧解难,仅去年一年就争取到“边防支队、市残联、老年博爱医院、丽呈杂志社”等共建单位和爱心人士对学校名特困学生的资助,争取到了市图书馆给112个农民工贫困家庭孩子提供的免费读书的机会。国家级心理咨询师于骐宁多次利用业余时间到社区做志愿者服务、为学校家长和特殊群体的学生义务做心理辅导,还利用自己在牡丹江论坛版主级人物的优势,争取到了近千元的学习用品,使学校的19名特困生得到了帮助。他还沟通了上海的两个爱心网友,以每月150元、100现金资助了3年级品学兼优但家境困难的牛莉和刘昕明同学,目前他们已经收到了七个月的汇款。假期他在家长学校的免费巡讲和咨询,得到一致认可,曾连续四期在晨报专题报道。还有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的妈妈老师“朱峰艳”、让轮椅男孩露出笑脸的“王翯”、帮困难学生买饭,把学生冷暖放在心上的“郭雪煜”,学生的知心朋友、对特殊生不离不弃的“王薇”老师……是他们以自己的满腔真情,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爱的阳光中健康成长。

4、打造学校文化的陶冶熏陶工程。

师德建设中,学校文化底蕴和组织精神对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江滨小学坚持“为成功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日有所进,跬步致远”的校训以及“享有成功体验,塑造成功心境。发展成功自信,赢得成功人生。”的教育理想等办学理念体系和构建“武术健体魄,诗文浸心灵,习惯促成功”的三位一体的特色项目模式,都成为了江滨人共同的理想和愿景,大大促进了师德和生德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三点收获

3

十一五期间,通过抓师德建设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1、全体教师的精气神及综合素质稳步提升,三风建设有显著成效。2、青年骨干教师梯队已初步形成,有专家教师引领,有区首席教师暨各级骨干教师支撑,培养了省市师德标兵2人,各级各类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新秀13人。3、学校的特色和标准化建设进程明显加快,师德建设年成果被评为国家科研成果一等奖,三年来学校获得了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市安全和谐校园标兵单位、市宣传报道工作先进集体、家庭教育先进单位、区科学发展实践活动先进集体、区品牌党支部等殊荣。

三、三点思考

思考一:面对江滨小学生源复杂的特殊性,建立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将校内家长制、绿色家访等有效途径变成制度化,唤醒师德自我建构意识。

思考二:建立可操作、有实效的师德量化细则,刚柔相济,雕琢每位教师为人师表的综合素养。

思考三:挖掘生活教育资源,滋养甘为人师的情怀。江滨小学师德建设主题一“生命与责任”的近两年的打造,让多数教师懂得了能为人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今年继续开展主题之二 “爱心与奉献”的系列活动,希望更多的教师体会到播种幸福教育的同时也能享受教育的幸福,从而提升师德建设的境界。

师德建设既是一门管理科学,又是一门管理艺术,今后江滨小学一定会潜心研究如何抓住科学和艺术的契合点,塑造教师高尚无私的形象,将教育的阳光播撒到每一个孩子的心田,用爱心和智慧创造教育明天的辉煌。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