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卷第4期 湖北广播电视大掌掌报 Journal ofHuBei TV University Vo1.33,No.4 April.2013,036 ̄037 2013年4月 新时期高校共青团组织实施大学生创新 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高 洁,毛传雨 (温州大学,浙江温州 325035) [内容提要] 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对人才培养提出的现实要求,已成为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创 新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现代教育改革的趋势和高校未来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新形势;共青团组织;大学生;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427(2013)04-0036-02 2010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 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大力推进创 新创业教育,加强创业基地建设,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大学生 自主创业扶持,强化创业指导和服务,推动创新创业教 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实现突破性进展。在这种社会大背 景下,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以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学生 的全面发展,以创业带动就业,将是我国高校觅待解决的问 题,同时也是高校发展所面临的机遇。 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大意义 1.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 我们都知道当前国际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其实质是 科技、人才的竞争,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科学技术水平, 就必须培养大量的高素质人才。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高 校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和造就基础知识扎实、富有创新精神、 能够应付未来社会发展变化的具有创新创业素质的人才。 2.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需要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大学教育的蓬勃发展,大学生失 业问题日益突出。要从根本上缓解这种矛盾,必须坚持走创 新创业教育之路,对大学生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挖掘大学生 创新潜能,培养勤奋进取、开拓创新的个性,使大学生由知 识的拥有者变成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创业者,为社会带来 更多的就业机会。 3.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创新创业素质的养成必须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来实现。创 新创业教育不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而且突出了教育创 新和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大学 生良好的创新创业素质,培育大学生的实践精神、探索精神、 冒险精神和创业能力,进而促使学生注重自身基本素质的提 高,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1.创新创业教育定位不科学 从学校领导、就业主管部门到普通教师思想观念上还有 不少误区,如有些人认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没有必要的, 自己学校就业好,就不需要了,也有些人认为自主创业的毕 业生是极少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和意义不大,没有 积极性。高校的不重视使大部分学生只是袖手旁观的“看 客”,创新创业教育受益面受到极大,无法满足我国经 济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2.创新创业教育缺乏必要的支持系统 是创新创业教育的社会环境缺失,支持大学生创新创 业的不完善、不系统、不配套,缺乏可操作性。二是资 金问题,由于资金条件的,学校教学条件和科研实验设 一施较差,学校在给予学生创新、创业基金方面的支持很有限。 三是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与管理等不利于创新创业型人 才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成为有效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 障碍。四是师资力量严重缺乏,很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师 属于“学院派”,大多缺乏创新创业实战经验,甚至没有在 企业的就业经历。教师不熟悉企业的运营,对学生进行创新 创业实践指导常常显得力不从心,只能在课堂上照本宣科, 十分不利于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部分高校虽然聘请了 批企业家担任客座教师,但多以讲座形式进行,并没有形 成体系,加之缺乏组织协调、制度保障和资金支持,教学效 果也不尽人意。 3.高校没有发挥创新创业教育的主阵地作用 创新创业教育学科体系不完善、不系统,课程设置形式 化,教育对象少数化,创新创业教育的文化氛围没有形成。 目前,高校基本上进行的是就业教育,且也仅仅限于信息的 提供、法规的解释以及具体的应聘技巧等,具有完整的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 划、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高校还极少,已 经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高校,课程数量也极其有限。这 就导致创新创业教育关注的是少数人,其影响局限在部分学 生,带有极强的精英化痕迹,不能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 的发展形势和现实。 4.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缺乏 创新创业实践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创新创业 教育的高级层次,也是提高创新创业教育实效的基本途径。 然而,实践是我国创新创业教育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最大的 地方,是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瓶颈之一和薄弱环节。创 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缺乏原因有二,一是高校对于创新创业 教育认识存在误区,认为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一定要上升到 创办企业的高度;二是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环节离不开资金、 一、项目、场所等硬条件的支持,这对高校的实力提出了挑战。 些学校更愿意做短期内能够收到成效的功利性探索,而不 愿对创新创业教育有过多的投入。 一三、高校共青团组织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和可行性 高校共青团组织作为学校领导下的一个群团组织, 是高等学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青年学生的重要桥梁 和纽带,具有极强的凝聚力优势、号召力优势和影响力优势。 首先,从共青团组织的联系对象来看,高校共青团组织联系 一着学校绝大部分的青年学生和青年教师,最大范围地涵盖了 全体青年,拥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其次,在组织结构上, 从学校团委到院系团委到各个班级团支部,层层推进,同时 [收稿日期]2013.03.05 第4期 高洁,毛传雨:新时期高校共青团组织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37 各个学院、系和班级的团组织也相互联系,环环相扣,这种 严密的组织性使得共青团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活动中 能够有全面的覆盖性。从共青团组织的工作内容来看:高校 共青团组织的工作种类繁多、丰富多彩,既包括团组织对青 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团员的日常管理、团的组织发展、团的 作风建设等,也包括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文化科技娱乐活动、 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这些工作都和大学 生创新创业教育紧密相连,密不可分,实际上也是创新创业 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活 动阵地。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讲,高校共青团组织实施大学 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完全可行的。 四、新时期高校共青团组织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 探索和实践 近年来,高校共青团组织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发展, 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课余和假期为主要领 域,以实践为基本途径,以思想教育、社会实践、科技活动、 校园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工作格局。实践证明,这些工作内容 互为基础、互相推动、互有联系,已经成为高校共青团工作 的“四大”支柱。 (一)完善创新创业扶持,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 境 共青团组织必须以开放的形式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采 取多渠道的方式与社会外界建立联系,保证大学生创新创业 能够得到社会、以及企业的支持和关注,及时做好高校 与部门有关创新创业相关的良好沟通。在创新创业 教育过程中不断强化有关大学生创业的扶持,全面落实 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各种优惠扶持,为大学生创业提供 各种便利条件,为学生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为实施大学生 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提供有力保障。 (二)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大学生创 新创业知识 共青团组织要主动吸纳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专家 学者、社会优秀青年企业家、青年创业成功人士、, 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导师团,定期为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方面 建模竞赛为突破口,广泛发动,组织学生参加创业计划大赛、 电子商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ITAT 教育工程就业技能大赛、广告艺术设计大赛、基础化学实验 技能大赛、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等各项竞赛活动,大力推进 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活动。同时,举办专业技能大比武,设立 大学生科研课题等,组织开展校内各项科技文化竞赛活动, 在竞赛过程中推动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 的情趣,增强青年学生的创新创业主动性。 3.以社会实践为依托,激发青年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 情 我们不断健全学生社会实践运行机制,坚持把大学生社 会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紧密结合,将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促进 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力争在实践中不断激发青年学生 的创新创业热情,强化创业内驱力。丰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内容,坚持做好大学生“三下乡”活动,从服务社会与学习 实践两个方面入手,注重结合专业特色和学生特长,紧贴地 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广泛开展企业帮扶、法律援助、 心理咨询、环境保护、义务支教等社会服务型实践活动,努 力做好以电子设计、数学建模、英语等培训为主的学习型实 践活动。多年来,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率达到95%以上, 使学生在服务社会和校园的过程中检验自身能力,促进专业 学习,增加对社会的了解,在实践中得到更多的锻炼和提高。 4.构筑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 力 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还要增加投入和改善软硬环境,组建 坚实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训练基地。共青团组织应主动与企 业联姻,通过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充分利用学校在人才 培养方面的优势和资源,把人才培养、技术开发在实践过程 中得到实现。此外,还应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推 动学生参与科研,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四)夯实基层团支部建设,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普 及 的讲座,加强对青年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指导。以“创 业意识、创业才能、创业个性”为线索,开办企业人培 养班、创业先锋班、淘宝创业培养班、金色童话班等培养创 业型人才。 (三)构筑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载体,提升创新创业教 育的实效性 1.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校园 氛围 共青团组织要积极弘扬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唱响主旋 律,开展丰富多彩的与创新创业有关的校园文化活动,如“科 技文化艺术节”、“青年创业论坛”、“创业计划大赛”、“创业 沙龙”等活动,鼓励和引导广大的学生积极参与到创新创业 过程中。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将创新创业的各种知识和理念 融会到活动中,使学生通过参加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创 业能力,培养创新创业兴趣。通过校园创新创业文化建设, 在校园内营造一种弘扬、尊重和重视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校 园文化氛围。 2.以科技竞赛为抓手,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创业意 识 共青团组织要充分发挥组织优势,着力加强班级团支部 建设,以团支部为单位,以创新创业教育主题团日活动为载 体,开展主题讨论、交流座谈、参观调研、组建团队、项目 策划等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深入推进创新创 业教育的普及和大学生的受益面。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在 2l世纪新时代培养人才的需要。高校共青团组织作为高校 领导下的先进青年学生群众组织,是高校团员青年根本 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是培养高级人才的一支重要力量。 高校共青团组织担负着培养新世纪人的重任,必须与时 俱进,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抓住机遇,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服 务体系,努力完成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重任,提 升大学生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施险峰.探析高校共青团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为 . 中国电力教育,2009,(8). [2张明.高校共青团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中的思考【2】J】.湖北函 授大学学报,2011,(24). 【313田俊杰.如何发挥高校共青团组织在大学生创新创业中的作用 明.大众文艺. 【41关晓辉.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m.中国电力教 育,2010,(4). 【5]5张玉教.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教育时空. 以“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为龙头,以数学 University Communist Youth League Organizing Students’Innovative Undertaking in the New Period GA0 Jie.MAO Chuan.yu fAbstract1 It is the realistic requirement of也e economic society to carry out students’innovative undertaking education for talents cultivation.This requirement has become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s of mass higher education for innovation development.and is the仃end of modem education reform and the direction of future development ofcolleges anduniversities. 【Key words】the new trend;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college students;innovation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