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常态下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

新常态下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

来源:宝玛科技网
新常态下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

作者:李 倩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第21期

一、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据很大比例,为社会培养大批技术型应用人才,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重大贡献。随着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不断丰富,招聘的教师要求越来越高,科研能力强,科研成果多,博士学历等硬性条件被纳入应聘条件中。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和发展需要一批优秀的教师队伍,如何打造优秀的专业教学团队,这成为各个院系思考的问题。高职院校应把握目前的大好形势,根据自身发展现状,明确办学方向,做好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规划,优化课程设置结构,组织教师讨论课程内容,开展集体备课,派遣教师去其他学院进行交流学习。

近年来国家教育部提出加强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将其作为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国内大多数高职院校已经逐步落实相关制度和,创建了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教学团队建设模式,根据各个高职院校的发展规划和办学要求,创新专业教学团队模式。为了充分发挥教学团队的作用,有些学校积极探索有利于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和考核机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专业教学团队作为学校一线教学工作的基本单元,是具体开展基本教学工作、参加社会服务活动、申请和完成相关科研项目建设、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关注学生就业的主体。因此,专业教学团队及其建设,对于学校不断深化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输送高素质专业人才等方面的影响作用至关重要,是学校办学治校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学校履行育人职责、完成育人目标的关键和保证。

二、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不足之处

1. 重视教学队伍建设,忽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

教学团队的建设应该是以专业,课程,人才为基础搭建而来,大多数高职院校教学队伍就是考虑教师是本专业的即可,没有根据自身专业的背景、就业方向、办学条件、地域发展前景等方面制订有特色的教学团队制度,实施成效也不明显。目前考核一个好的教学团队大多数是以科研衡量,教学的好坏反而其次。教学团队专业建设要以学生培养质量和就业为导向,培养专业技能强,到用人单位会做事,讨人喜的学生为着重点。

2. 重视专业带头人的打造,忽视团队整体的发展

大多数高职院校对于教学团队,更加重视专业带头人的工作和品牌专业的打造,大多数情况优质资源都给予专业带头人,忽视其他普通教师的发展。比如申报重要课题,出国培训,下企业宣讲,参加教学竞赛等等,年轻教师参与的机会很少,这样会打击年轻教师的积极性。一个好的专业教学团队,不但要重视专业带头人,也要带着年轻教师共同进步,促进团队共同发展。

3. 重视教学团队规模建设,忽视教学质量提升

近些年来,高职院校招聘的门槛越来越高,对引进教师的学历,科研成果都有具体规定,博士学位,拿到国家课题,发表核心论文数量都是硬性条件。有些高职院校为了抢夺人才,对专业要求不是很高,相近的专业或者搭边的专业都可以,一味的扩大团队规模,引进来后,缺

乏对其教学技能方面的培训,有一些高学历者不一定就能上好课,这样导致整体教学质量下降。

4. 重视教学硬件建设,忽视奖惩措施的实施

这几年教学硬件实施越来越好,比如模拟的实训基地,智慧商科,汽车营销房,模拟银行,模拟等等,教学一体化建设,新电脑的配置,教室桌椅的更新,教师上课几乎都可以用多媒体教学。有一部分教师可以不备课,一套PPT 讲好几年,出去培训就是出去玩,学习的知识回来也不要求交流,一些高职院校对教学能力强的教师也没有奖励,对教学不足的教师也没有惩罚。教学团队一旦形成,人员很少变动,团队活力不够,对教学改革,学生培养等方面考察力度不够,不能建设一支好的教学团队。

三、加强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方法

1. 合理配置教学团队的教师结构

教学团队是高职院校教学组织的细胞,是高职院校开展教学活动的最前沿阵地,其工作绩效直接决定了高职院校教学职能的发挥,对高职院校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二级院系在各个教学团队人员配置上要合理化,一个好的教学团队既要有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要有科研创新的高学历人才,还要有年轻的教师。所以二级院系在教师结构方面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要引进高学历,有研究能力的科研能手,二要培养出色的上课能手,三要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老教师和年轻教师帮帮带,鼓励年轻教师多出去交流,多参加前沿的学术会议,出国访学。

2. 营造良好的团队成长环境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就是力量。现如今科技越来越发达,教学任务单靠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位名师,很难支撑起来,需要整个教学团队齐心合力,大家共同出谋划策。荣誉也要均衡,考虑到年轻教师,不能一直某一小部分人专享,这样长期下去,严重打击年轻教师的教学和创新的积极性,不利于整个团队的发展。各所高职院校要在学校内部营造出一个个性自由表达、身心愉悦、情感流动、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一个人人想干事,人人想出成绩,尊重知识、承认差异、相互欣赏的氛围。

3. 强化教师教学技能和科研技能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上好课是其最重要的事情,首先要端正态度,现在年轻教师的责任感明显不如老教师,要多开展经验交流。其次专业内容进行培训和交流,大家集思广益,将自己的好想法,好教法传授出去,可以提高专业教学能力。再次安排教师到企业进行专项培训,鼓励教师参与企业的科研开发项目中,安排骨干教师下厂或者下乡宣讲,通过实践锻炼自己的专业技能。还有鼓励一些新教师,多考证,多学习,通过学校的一些相关资源,对外承揽项目,模拟真实的环境,帮助新教师不断成长。一个教学团队大家都追求进步,整个团队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4. 帮助青年教师长远发展,引进激励措施

加强对青年教师的爱岗敬业教育,使他们热爱高职教育事业,热心本专业教学工作,把自己的前途与本学院的发展联系起来,做到干一行爱一行,认识到只要努力就一定有收获,帮助青年教师建立远大理想,使他们有奋斗目标和发展规划,广泛地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在青年

教师入职之前,二级学院应该组织专人对他们进行培训,比如学院的规章制度,发展方向,学生的就业导向等等方面,根据学校职称评定的文件,组织青年教师进行学习,帮助他们明确自己努力和发展的方向。设立鼓励与奖励机制,加速优秀青年教师的培养,让思想进步、上进心强、热爱本职工作、师德好、教学效果佳的教师在选课、职称评定、派出进修、提高学历层次等方面有优先权并给以奖励,进行重点培养,使得其成为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挑起学院教学工作的重担子。对于一些上课能力欠缺,工作态度不积极,对学生不关心的青年教师要进行批评,对其也要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比如延迟评职称,考核不合格,调换工作岗位等等。还可以为青年教师配备指导教师,聘请本学院或者其他学院工作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认真负责的老教师,帮助青年教师进步。青年教师是教学团队的重要组成部门,也是整个学院的希望和改革创新的重要力量,关注青年老师发展,有利于整个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