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梁祝鉴赏

梁祝鉴赏

来源:宝玛科技网


摘要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后面简称《梁祝》)是以民间传说为题材写成的一首单乐章乐曲标题协奏曲。《梁祝》与《白蛇传》、《孟姜女》、《牛郎织女》并称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其中,梁祝传说是我国最具魅力的口头传承艺术,也是唯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从古到今,有无数人被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惨爱情所感染。《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罗密欧与茱丽叶》齐名。这个故事有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情节----相爱、抗婚、化蝶乐曲采用奏鸣曲式的结构----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三者成功地结合在一起,整个乐曲分三个部分----“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

关键字:小提琴协奏曲,爱情,情感,真挚

绪论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是陈钢与何占豪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时的作品,作于1958年冬,翌年 5月首演于上海获得好评,首演由俞丽拿担任小提琴独奏。题材是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以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综合采用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表现手法,依照剧情发展精心构思布局,采用奏鸣曲式结构,单乐章,有小标题。以\"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为主要内容。

填词

梁祝——化蝶

——根据小提琴协奏曲填词

刘周

花谢花开无时尽,

年年花间觅仙踪;

瑶池泪洒化蝶恨,

天上人间侬伴君;

此生不与知音共,

朝朝暮暮掩愁容;

同窗早已心相许,

楼台再会诉衷情;

可怜十八送别时,

君岂知侬是女儿身,

未解侬痴情;

楼台依依不忍分,

君死何忍我独存;

魂魄在天已化蝶,

双飞愿争万世春。

感受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生活中所有美好的事物,无论它是以何种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其意境和美的感觉都是相通的,比如:文字是以纸张或网络为载体,作者用神奇的方块汉字描述了自己的感悟和内涵,给人以美的享受;舞蹈是以肢体的语言,配以欢快或忧伤的乐曲,舞者将自己的情感和感触展现出来,给观众以动态的美的享受。而音乐的语言,则是通过跳跃的音符,跌宕起伏的旋律,或欢快,或忧伤,或激昂,或悲壮!我认为,一部好的音乐作品,有着更强的艺术感染力,它可以吹响战斗的号角,也可以唤回迷失的灵魂;它可以是气势恢弘的交响乐,也可以是温柔缠绵的小夜曲。

虽然我没有很强的音乐细胞,也没有很高深的音乐鉴赏能力,而在我所听过的乐曲当中,我认为只有《梁祝》这首小提琴协奏曲具备上述的任何一种特质。是的,它既是一曲缠绵哀婉的爱情颂歌,又是一部慷慨悲壮的爱情悲剧。不得不承认,当自己用心聆听这首《梁祝小提琴协奏曲》,会被它那优美的曲调打动,心儿不知不觉中总会随着音符的跳跃而颤动不已,会沉浸陶醉在那美妙的天籁之音里。像我这样一个对音乐并非十分了解的人,都能听得如此陶醉,可想而知,

多少年来,它在乐坛上的地位、它的魅力、它包含的意义是如此深邃。

赏析

曲子开始几声拨弦声接著长笛,好像在云端的感觉,以此来揭开序幕,有如从天上俯瞰人间,拨开云 层,人物景象由模糊慢慢变得清楚。首先由小提琴奏出主题,二长二短加

上一个结束句,绵绵长长,幽幽远远,仿佛祝英台在身旁说著昔日的故事。然后在低音重复 一次主题,回到人间落了实。

管弦乐总奏主题,景象全明白了。大提琴代表的梁山伯也出现了,两人情意绵绵,大小提琴和鸣奏著 主题,渐渐的小提琴主导旋律并引进管弦乐再强调一次。等乐音渐歇,木管接续旋律慢慢落下。小提琴独奏深情舒缓带点内省的音色,表示祝英台对将来疑虑不安, 但还是坚定相信自己。勇敢去爱吧!情绪轻快,笛声嘹亮,大提琴也婆娑起舞,有如风光明媚三月天两人春游。小提琴展现技巧,风华绝代。

相聚虽好总有分别,快乐情绪之后就是离情依依十八相送。将主题变奏缓缓奏出,有如迈不开的步履,却终究不得不离去。大小提琴二重奏,紧密结合难分难舍。在这段末尾由弦乐第一次奏出哭调主题,预言悲剧结局,这构成了全曲的呈示部「相爱」。

第二段发展部里面有三小段: 强、弱、强,也就是快、慢、快。开始如大浪涌来的管弦乐声代表祝父的反对,连续几个小节下行乐句,好像在说:不可以!不可以!小提琴则猛烈与之抗衡,两者冲突渐渐上升,最后全体合奏梁祝主题表示恋情曝光,一波波涌来浪潮终将这主题给淹没。

楼台会小提琴委婉的诉说情意,大提琴拨奏聆听。轮到大提琴倾诉爱意,小提琴一旁随和。突然,音乐急转而下,运用越剧中嚣板的「紧打慢唱」手法,梁山伯因过度悲伤绝望而病逝。

祝英台在被迎娶过门途中,停在梁山伯坟前哭灵,小提琴以凄厉声调哭出:梁兄呀!碎奏、断奏哀痛欲绝旋律,有哭声,有跪行,其中还有些回忆片段。渐渐的泪眼开了,哭声歇了,心意已决,在悲愤低音锣声中,纵身投入突然爆开坟墓中自尽,音乐同时推向最

高潮。

乐曲的最终部份是再现部「化蝶」,在轻盈飘逸的弦乐衬托下,爱情主体再现,梁山伯与祝英台从坟墓中化为一对蝴蝶,在花间欢娱自由飞舞,永不分离。

感想

听着这柔和而美妙的音乐,不禁感概万千,被梁祝二人所感动,梁山伯与祝英台终于冲破了封建的束缚,化了蝴蝶来体现出爱的伟大。对他们的命运给予同情,人们不甘于悲剧的结局,因为我们都憧憬未来美好生活。一双彩蝶翩翩起舞,飞向远天,去寻找真正属于他们幸福,而给人间留下了无限地遐想。欣赏这段千古绝唱的音乐,浮现在我脑海里的不仅仅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剧,还有所有被封建势力着一家所束缚的人们的悲剧。让我想到的是在封建恶势力下,人们缺少了婚姻自由,没有属于自己的选择权利,一些底层阶级的人们,受制于上层阶级人的控制和摆动,生活的艰难。但正因为有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样的人物,敢于批判封建社会,敢于争取幸福,才有现在的文明时代。更让我感动的是,他们忠贞不渝的爱情,即使面对恶势力,依然坚持最当初的美好,更是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笞,狠狠地讽刺了封建社会的残忍和束缚。同时也感到自己生在和平年代的幸福,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幸福,选我所喜,择我所爱。我们与故事中的主人公同命运共呼吸,是那动人的音乐调动了我们的情感,让我们时而欢喜、时而忧伤、时而悲愤、时而憧憬等等。人的一生所能经历的情感是有限的,而置身于音乐之中,我们的人生就会丰富了许多许多,通过这首作品,也告诉我们人间最可贵的就是真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