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单选题 (共17题;共34分)
1. (2分) (2018九下·无锡月考) 下列课外实验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A . 用6B铅笔芯做导电实验
B . 用灼烧法区别棉纤维与羊毛纤维
C . 用白糖、小苏打、柠檬酸等自制汽水
D . 用紫甘蓝的酒精浸取液检验苹果汁与石灰水的酸碱性
2. (2分) (2016·丹东) 下列四种物质久置空气中,质量增加且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A . 氨水
B . 烧碱
C . 浓硫酸
D . 浓盐酸
3. (2分) (2017九上·泰兴月考)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第 1 页 共 29 页
)
A . 空气液化
B . 白酒挥发
C . 酒精燃烧
D . 树枝折断
4. (2分) (2017九上·金堂月考) 为纪念化学学科所取得的成就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联合国将2011年定为“国际化学年”。下列对化学学科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A . 化学为人类研制了新材料
B . 化学为人类提供了新能源
C . 化学的发展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D . 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
5. (2分) (2018·) 下列各图中,“O”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 .
B .
第 2 页 共 29 页
C .
D .
6. (2分) 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苹果腐烂
B . 榨取果汁
C . 面包发霉
D . 菜刀生锈
7. (2分) (2016九上·临沂期中) 过氧化氢又称双氧水,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它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B . 它由两个氢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
C . 它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D . 它属于纯净物、化合物、氧化物
8. (2分)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第 3 页 共 29 页
)
A . 若试管外壁有水珠,加热前一定要擦干
B . 加热时,试管口一定要对着他人
C . 给试管里的药品加热,一定要先进行预热
D . 用试管夹夹持试管加热,应夹在距试管口 处
9. (2分) (2019·沙湾模拟)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 闻气体气味
B . 滴加液体
C . 液体的取用
D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第 4 页 共 29 页
)
10. (2分) (2020九上·景县期末) 下列仪器不能用来做反应器的是( )
A . 量筒
B . 烧杯
C . 锥形瓶
D . 烧瓶
11. (2分) (2019九上·合肥期末) 国家新成立自然资源部,旨在加强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地沟油回收再利用送上餐桌
B . 城市道路使用太阳能景观灯,既节能又环保
C . 发展振兴乡村同时要注意保护绿水青山
D . 工业废水常含有毒物质,要经过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
12. (2分) (2013·南宁)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增PM2.5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措施,能减少PM2.5污染的是( )
A . 提倡使用清洁能源
B . 提倡使用液化石油气作燃料
第 5 页 共 29 页
C . 提倡多开私家车出行
D . 提倡大力发展煤炭火力发电
13. (2分) (2017·南沙模拟) 如图是探究铁锈蚀条件的装置.调节L端与R端的液面高度一致,塞紧木塞,一周后观察.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 b管中铁钉一样会锈蚀
B . L端与R端液面高度仍然保持一致
C . 该实验能说明铁锈蚀与空气、水都有关
D . 若将a管中的水改为食盐水能加快铁的锈蚀
14. (2分) 下列关于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氧化反应一定都是化合反应,而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
B . 不可能属于同一个反应
C . 无论是剧烈氧化还是缓慢氧化,都会放出热量
第 6 页 共 29 页
D . 都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15. (2分) (2016九上·南雄期末) 二氧化碳的下述用途没有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 CO2用作气体肥料
B . CO2用于灭火
C .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 . CO2用来制汽水
16. (2分) (2018九上·新化期末)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A . 滴加液体
B . 点燃酒精灯
C . 过滤
第 7 页 共 29 页
) D . 加热试管里的液体
17. (2分) 潜水员在深水下呼吸的气体有一类是由氢气、氦气和下列气体中的一种气体按一
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则这一种气体是
A . 一氧化碳
B . 氮气
C . 氧气
D . 二氧化碳
二、 多选题 (共3题;共9分)
18. (3分) (2017·宝应模拟)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 加热碳酸氢钠固体,得到白色碳酸钠固体
B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 . 灼烧棉纱线,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D . 电解水时,正极得到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第 8 页 共 29 页
)
19. (3分) 下列基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滴加液体
B . 加热试管中的液体
C . 固体溶解
D . 读取液体的体积
20. (3分) (2018九上·市北区期中) 以下是一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示意图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
A .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发生改变
B .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发生改变
第 9 页 共 29 页
C . 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D .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
三、 填空题 (共3题;共15分)
21. (5分) (2013·淮安) 洪泽湖是我国著名的淡水湖.某同学对洪泽湖的水样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1) 洪泽湖水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 可以采用 来测定湖水的酸碱度(填字母);
A . 酚酞试液
B . 石蕊试液
C . pH试纸
(3) 为了检验湖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可向水样中加入________,搅拌;
(4) 在日常生活中,常采用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2. (2分) (2020九上·马山月考) 国际卫生组织已把苯定为强烈致癌物质。苯是一种没有颜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苯的沸点是80.1 ℃,熔点是5.5 ℃。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浓、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苯还能在空气里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读上述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苯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任答两条)。
第 10 页 共 29 页
(2) 苯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任答两条)。
23. (8分) (2019八上·龙口期末) 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回答下列问题:
(1) 照明弹中用到镁粉作原料,其原因是________。写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2) 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发电叶子”,将这种叶子放入水中,在太阳光照射下水会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方式是________。从经济角度考虑,该过程中获取氢气的方法与电解水获取氢气相比,其优点在于________。
(3) 核电站中核燃料铀或在钚中子的撞击下,原子核发生,产生钡、氙、碘、铯、锶等原子和一些粒子及射线,释放大量的能量,可用于驱动汽轮机发电。
①卢蕊福利用带正电的a粒子轰击金箔,下述能正确反映实验结果的示意图是________(填序号)。
②核变化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化学变化,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用微粒的观点解释)。
③从海水中提炼出来的重水(化学式为D2O),是核反应堆的慢化剂和冷却剂,重氢原子(D)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则重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四、 实验题 (共2题;共11分)
24. (8分) (2018·高州模拟) 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第 11 页 共 29 页
(1) 仪器E的名称为________。
(2) 图A~C是常见实验基本操作。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请选择一个有错误的操作写出改正方法:________。
(3) 选择仪器D~I完成下列实验操作:
①用KMnO4制备O2 , 应选仪器________(填序号),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②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CO2并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应选仪器________,
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4) 下图是以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备H2 , 并用排水法收集。请把图补画完整________。
25. (3分) (2019九上·邓州期中) 如图为利用气压传感器测定红磷燃烧时集气瓶内气压变化的实验装置。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集气瓶
第 12 页 共 29 页
内气压的变化情况如图
(1)
段气压增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 段气压增大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
(3) 若用木炭代替红磷不能完成此实验得原因是________。
五、 综合题 (共1题;共7分)
26. (7分) (2018·丹东模拟)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包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了一段时间的碱石灰产生了好奇,于是他们对这包碱石灰的成分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他们要探究的问题是这包久置的碱石灰样品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碱石灰是由CaO和NaOH固体混合而成,通常用于吸收二氧化碳及干燥气体。②熟石灰固体溶解度小,溶于水放出的热量少,可以忽略不计。
【提出猜想】该碱石灰的主要成分可能含有CaO、NaOH、Ca(OH)2、CaCO3和________。
第 13 页 共 29 页
【实验探究】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并进行验证,过程如下:
①小明取部分该碱石灰样品于试管中,加少量水后无放热现象,说明这包碱石灰样品中不含________。继续加足量水,振荡,静置后有白色沉淀,小明认为碱石灰样品中一定含有CaCO3 , 小美认为他的结论不准确,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从小明的试管中取少量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③把过程②所得物质过滤,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
【解释与结论】根据以上探究:
①你认为该包碱石灰样品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________,可能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
②实验探究过程③所得溶液中除酚酞外还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
【迁移应用】下列气体①氢气 ②氧气 ③一氧化碳 ④氯化氢 ⑤二氧化硫 ⑥氨气 ,不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④⑤
D. ⑤⑥
第 14 页 共 29 页
参
一、 单选题 (共17题;共34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第 15 页 共 29 页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第 16 页 共 29 页
答案:5-1、
考点:
解析:
答案:6-1、
考点:
解析:
答案:7-1、
考点:
解析:
第 17 页 共 29 页
答案:8-1、
考点:
解析:
答案:9-1、
考点:
解析:
第 18 页 共 29 页
答案:10-1、
考点:
解析:
答案:11-1、
考点:
解析:
第 19 页 共 29 页
答案:12-1、
考点:
解析:
答案:13-1、
考点:
解析:
第 20 页 共 29 页
答案:14-1、
考点:
解析:
答案:15-1、
考点:
解析:
第 21 页 共 29 页
答案:16-1、
考点:
解析:
第 22 页 共 29 页
答案:17-1、
考点:
解析:
二、 多选题 (共3题;共9分)
答案:18-1、
考点:
解析:
答案:19-1、
考点:
解析:
第 23 页 共 29 页
答案:20-1、
考点:
解析:
三、 填空题 (共3题;共15分)
答案:21-1、
答案:21-2、
第 24 页 共 29 页
答案:21-3、
答案:21-4、
考点:
解析:
答案:22-1、
答案:22-2、
考点:
解析:
答案:23-1、
第 25 页 共 29 页
答案:23-2、
答案:23-3、
考点:
解析:
四、 实验题 (共2题;共11分)
答案:24-1、
答案:24-2、
第 26 页 共 29 页
答案:24-3、
答案:24-4、
考点:
解析:
第 27 页 共 29 页
答案:25-1、
答案:25-2、
答案:25-3、
考点:
解析:
五、 综合题 (共1题;共7分)
答案:26-1、
考点:
解析:
第 28 页 共 29 页
第 29 页 共 2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