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HZDZDXS0074 地下水 根的测定 二磺酸酚分光光度法 F-HZ-DZ-DXS-0074
地下水—根的测定—二磺酸酚分光光度法
1 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地下水中根含量的测定。 最小检测量为20μg。
测定范围:0.8mg/ L~20mg /L。 2 原理
在无水情况下,二磺酸酚与盐作用,生成硝基二磺酸酚,在碱性介质中发生分子重排,生成黄色化合物,其颜色深度与盐含量成正比。
水中氯离子可产生负干扰,亚盐可产生正干扰。一般情况下氯离子浓度小于30mg/L,亚盐浓度小于0.2mg/L可不予分离,超过上述浓度时,需分别进行处理。 3 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本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蒸馏水、二次去离子水或等效纯水。 3.1 过氧化氢(30%)。
3.2 硫酸银溶液:称取4.4000g硫酸银(Ag2SO4)溶于蒸馏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1.00mL相当1.0mg氯离子。 3.3 碳酸钠溶液(10g/L)。
3.4 二磺酸酚溶液:称取15g结晶酚(C6H5OH)于250mL三角瓶中,加入105mL硫酸(ρ1.84g/mL),于瓶口放一个短颈漏斗,在水浴上加热,直至生成浅棕色稠状液,保存在棕色玻璃瓶中。
注:市售酚试剂不纯时按下法提纯:将盛苯酚的瓶子置于温水中使苯酚融化,取出适当苯酚放入蒸馏瓶中加热蒸馏。开始馏出的液体弃去,收集182℃~184℃的馏出液(冷却后应为无色纯净的晶体),盛装在磨口玻璃瓶中,于暗处保存。
3.5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溶液(20g/L)。
3.6 氢氧化钾溶液[c(KOH)=10mol/L]:称取561g氢氧化钾(KOH)溶于1000mL蒸馏水中。 3.7 根标准溶液,100μg/mL:称取0.1631g经105℃烘干的钾(KNO3,光谱纯)于烧杯中,用蒸馏水溶解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1.00mL含100.0μg根。 4 仪器设备
分光光度计。 5 操作步骤 5.1 水样分析
5.1.1 当水样中氯离子含量小于30mg/L时,可直接取25.0mL水样于50mL烧杯中,滴加碳酸钠溶液(10g/L)至碱性,于电热板上加热蒸干,取下冷却至室温。加2mL二磺酸酚溶液,
1
充分搅拌使干涸物溶解,放置10min后,将溶液移入50mL容量瓶中,加2mL EDTA溶液,摇匀。加氢氧化钾溶液[c(KOH)=10mol/L]至黄色(或至碱性)并过量1mL。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于分光光度计上,于波长420nm处,以试剂空白作参比,用1cm吸收皿测量其吸光度。
注:当水样中钙、镁浓度较大,用KOH碱化时,试液瓶出现浑浊,表示EDTA溶液不足,可补加EDTA溶液,直至试液中沉淀消失为止。
5.1.2 若氯离子含量大于30mg/L时,吸取25.0mL水样于50mL烧杯中,根据已测出的氯离子含量加入相应的硫酸银溶液(1mL相当于1.0mg氯离子),于电热板上微热,使氯化银凝聚,过滤于50mL烧杯中,用蒸馏水洗涤沉淀4~5次,收集滤液按5.1.1条分析步骤进行测定。
注:用硫酸银分离氯离子时,硫酸银的用量可略低于氯离子的含量,以防在碱化时生成黑色的氧化银影响比色。
5.1.3 对亚根浓度>0.2mg/L的水样,取25.0mL原水样(5.1.1)或取除氯离子后的试样(5.1.2),加0.5mL过氧化氢溶液(30%),煮沸10min,将亚根氧化成根后,供测定根用。以下步骤按5.1.1条进行。计算结果时要进行校正,按公式(2)计算根的质量浓度。 5.2 空白试验
取25mL蒸馏水代替水样于50mL烧杯中,以下步骤同5.1水样分析步骤。 5.3 标准曲线的绘制
准确移取0、20.0、40.0、60.0、80.0、100.0、200.0、300.0、400.0、500.0μg根标准于50m L烧杯中。以下步骤同5.1.1。
以根质量为横坐标,吸光度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6 结果计算
6.1 按公式(1)计算水样中根的含量:
ρNO=
−
3
m−m0
……………………………(1) V
式(1)中:
ρNO——水样中根的质量浓度,mg/L;
−3
m——从标准曲线上查得的水样溶液中根的质量,μg; mo——从标准曲线上查得的空白溶液中根的质量,μg; V——所取水样体积,mL。
6.2 含大量亚根时,(5.1.3),按公式(2)进行校正,并计算水样中根的质量浓度:
ρNO=
−
3
m1−m2×1.3478
……………………………(2)
V
式(2)中:
ρNO——水样中根的质量浓度,mg/L;
−3
2
m1——从标准曲线上查得的根的质量,μg; m2——25mL水样中亚根的相应含量,μg; 1.3478——亚根换算成根的因数。 V——所取水样体积,mL。
6.3 不同方式表示的结果,可依下表进行换算:
C(NO3) m mol/L
C(NO3)=1 m mol/L
−
−
ρ(NO3−)
mg/L
ρN
mg/L
1 62 14.01 0.0161 1 0.226 0.0714 4.427 1 ρ(NO3−)= 1mg/L ρN= 1mg/L
7 精密度和准确度
同一实验室测定根含量为7.28mg/L、27.04 mg/L、50mg/L水样中,其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9%、2.0%和1.4%。对2个水样加100μg根标准的回收率为96%~109%。
15个实验室分析统一分发的同一标准样品,相对标准偏差为17%;相对误差为+8.4%。 8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 00.58-93,地下水质检验方法.二磺酸酚分光
光度法测定根[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165-168.
[2] 岩石矿物分析编写小组.岩石矿物分析.第二版[M].北京:地质出版社.1974,860-86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