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瑕舋意思

瑕舋意思

来源:宝玛科技网

瑕舋的词语解释是:①可乘之机;嫌隙:李斯入秦,因以瑕舋以成事业|彼此未忘瑕舋。②过失:瑕舋屡彰,罪当万死。基础解释:见/'瑕衅/',①可乘之机;嫌隙:李斯入秦,因以瑕衅以成事业|彼此未忘瑕衅。②过失:瑕衅屡彰,罪当万死。

瑕舋的词语解释是:①可乘之机;嫌隙:李斯入秦,因以瑕舋以成事业|彼此未忘瑕舋。②过失:瑕舋屡彰,罪当万死。基础解释:见/'瑕衅/',①可乘之机;嫌隙:李斯入秦,因以瑕衅以成事业|彼此未忘瑕衅。②过失:瑕衅屡彰,罪当万死。 注音是:ㄒ一ㄚˊㄒ一ㄣˋ。 结构是:瑕(左右结构)舋(上下结构)。 拼音是:xiá xìn。

瑕舋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⒈见“瑕衅”。

二、网络解释

瑕舋瑕衅,xiáxìn,.可乘之隙、引申指事端汉语大词典:见“瑕衅”。《汉语大词典》:瑕衅(瑕衅)  拼音:xiáxìn亦作“瑕舋”。(1).可乘之隙;嫌隙,隔阂。《史记·李斯列传论》:“李斯以闾阎历诸侯,入事秦,因以瑕衅,以辅始皇,卒成帝业。”汉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每览古今,所由改趣,因缘侵辱,或起瑕舋。”清方苞《蜀汉后主论》:“夫孔明之殁,其年乃五十有四耳,使天假之年,而得乘司马氏君臣之瑕衅,虽北定中原可也。”清陈梦雷《绝交书》:“海贼虽已连和,彼此未忘瑕衅,不若各散流言,使二逆相图,以分兵势。”(2).引申指事端。清薛福成《乙亥应诏陈言疏》:“﹝西人﹞恃其诈力,要挟多端。违一言而瑕衅迭生,牵一发而全神俱动。”(3).指罪过,过失。《后汉书·第五伦传》:“然诸出入贵戚者,类多瑕衅、禁锢之人,尤少守约安贫之节。”《北史·苏威传》:“威自陈精诚不能上感,瑕衅屡彰,罪当万死。”《旧唐书·文苑传下·唐次》:“﹝皇帝﹞乃诏掌文之臣令狐楚等……叙(忠贤者)瑕衅之本末,纪谣诼之浅深,编次指明,勒成(《元和辨谤》)十卷。”其他释义:1.见'瑕衅'。

关于瑕舋的成语

寻弊索瑕  匿瑕含垢  美玉无瑕  含垢弃瑕  瑜不掩瑕  矙瑕伺隙  涤瑕荡垢  抵瑕陷厄  捐忿弃瑕  指瑕造隙  

关于瑕舋的词语

匿瑕含垢  指瑕造隙  捐忿弃瑕  抵瑕陷厄  含垢弃瑕  矙瑕伺隙  乘间击瑕  弃瑕录用  美玉无瑕  涤瑕荡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