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课间特色教育活动是我校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实施的一种新型课间活动形式,它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有效载体,它在全面实施健康、快乐教育,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发展的过程中显现出重要而有特有的功效。在特色学校的建设过程中,我们紧紧围绕“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高于一切”的办学目标,按照“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的教育思路,加大投入,加快发展,努力扎实地开展创建特色学校的创建工作。现对我校半年来开展的大课间特色教育活动如下:
一、领导重视,起步较早。
我校领导班子对特色学校的创建工作有着充分而明晰的认识,始终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学校在县局未提出创建特色学校的相关要求之前,就着手开展学校的特色活动。学校除成立由校长担任组长的特色学校创建领导小组外,还定期召开创建特色学校专项工作会议,及时形成合力,解决创建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积极讨论、研究创建活动的具体目标和组织形式,并定期检查工作实效。
二、制度健全,组织到位。
在开展创建活动中,我们围绕创建活动建立了一系列的考核制度,并将这些制度与教师的考核挂钩。我校的特色教育活动在探索中前进,在前进中探索。除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开足音美艺术类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拓展课外,我校把合唱和阳光体育活动纳入艺术教育范畴,并作为学校的特色教育项目在全校师生中推广,普及率达到100%,形成了高质量的学生和教师队伍。
三、活动内容丰富。
我校的特色学校教育活动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活”字,学校的教师合唱团、学生合唱团、年级合唱团和班级合唱团,围绕各类节日和纪念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各类赛歌活动。大课间,我们根据学校规模、场地、设施、特色和气候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展了合唱排演;充分利用课间和有限的空间,组织跳跳球、悠悠球、滑板、跳绳、跑步、篮球、踢毽子、“阳光伙伴”、“围场狩猎”、“新版跳房子”、“夺宝奇兵”、“沙包PK”、“无敌风火轮”、“奥运龙”、“贴膏药”、“滚雪球”、“植树造林”等一些列活动。通过这一系列教育活动的开展,形成了“活动→活跃→活力→产生魅力”的良性循环。其中,20xx年元旦素质教育展示活动和全县特色学校创建观摩活动受到了县局领导和兄弟学校领导教师的一致好评。
四、组织有序,分段实施。
我们在上学期制定了特色学校发展规划和学期工作计划的基础上,积极汲取前期创建工作的成果,全方位审视并完善创建规划,着眼于改进提高,着力在做好阶段计划和长期计划的结合上。对于每个创建阶段,我们根据规划的责任要求,认真组织相关年级组和职能科室实施,并实行有效的监督管理,确保达到预期有效果。
五、进一步强化管理,突出量化考核。
为强化创建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我们加大了对班主任、任课教师的考核,修定了《盱眙县第三中学班主任考核办法》和《盱眙县第三中学教职工平时工作量化考核办法》,把按工作职责需完成的创建工作任务进行量化后按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评分和考核。同时,我们正在研究将创建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中,使创建工作具有制度上的保证。
六、成绩显著。
通过一年来的不懈努力,我们欣喜地发现,体育大课间活动开展以来,学生的身体素质方面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不论是在升旗仪式上,还是在学校集体大会中,学生头晕、脸色苍白等身体不适的现象明显减少,学生感冒、发烧的人数已大大减少;另外,学生不良视力有所改善,学生的运动参与性、运动技能、身心健康,社会适应性等方面均有所加强,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不断增强。教师们的积极参与,也感觉到精神状态有良好的改善,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