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xx年即将走过,新的一年就要来临,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又一次相约,在此隆重聚会,我代表学校全体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提前恭祝大家元旦快乐!孩子成才是我们共同的期望,在影响孩子成长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个阵地,因此加强家校的沟通,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互补关系,保持学校和家庭对学生教育的一致性与协调性,对促进学生顺利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不放弃、不抛弃一个学生,深化小班化教学特色,“让学生快乐学习,让教师幸福工作”,是本学年我们全体教职工一直在研究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为达到最佳的育人效果,本学期学校开展了《育人技巧经验交流活动》,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今天召开“家校携手、呵护孩子健康成长”研讨会,我们把前一段在教育学生方面的工作向大家做以汇报,同时也欢迎家长朋友把您教育孩子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我们分享,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在家长和学校之间架起一座畅通的桥梁,实现教育的双赢。
面对21世纪已经开启的大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能否赢得本个世纪,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我们已经感觉到新世纪人才之战的弥漫硝烟。孩子的聪明才智是世界闻名的,同时他们的心理素质之差也是出了名的。根据我国有关方面调查资料显示:儿童的心理素质合格率仅为19%,而美国为41%,日本为60%以上。他们是跨世纪的一代,也是肩负重任的一代,可以说下世纪的发展就寄托在他们身上。但他们尚且稚嫩的双肩能否挑得起这千斤重担?
常常听一些家长感叹:“孩子越大越没有责任感了,变得自私,对家庭和社会很漠视。”小学阶段,作为孩子的师长,我们必须有以下两个认识:
1、一定要陪着孩子一起成长。儿时少一分投入,长大多百倍辛苦。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过程,时光一去不复返,童年错过不再来,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这段美妙的过程,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2、孩子要教育,教育有方法。我们现在教育的对象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随着物质生活越来越优越,他们从出生起就在长辈的关爱甚至溺爱中成长,过分的溺爱、过分的苛求或频繁的斥责打骂都难以使孩子健康成长。然而重视孩子的生活条件而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我们大多数为人父母容易犯的通病。大家可能已经发现:现在许多孩子很聪明,学习时反应很快,一学就会,有的还是电脑高手、打游戏机的,但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主动性差,成绩不理想,问题学生越来越多。因此我们需要共同探究有效的新的教育方法。
家长难管,教师难教,随着时代的进步,各种媒体资讯的蓬勃发展,孩子的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棍棒底下出孝子,严师出高徒”等家庭和学校教育的旧观念早已不合时宜了。《教师法》规定教师不得体罚、变相体罚学生,不得讽刺、挖苦、歧视学生,《未成年人保》也规定父母或监护人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果还用老眼光、老方法处理问题,那么就注定了教育失败的结局。
创造适当的机会,采用适当的方式,让不同层次的孩子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是我们为人师者的不懈追求,学校从9月30号开始在广大教职工中间开展《育人技巧经验交流》活动,引领教师关注学生健康成长,彰显化育人特色。一线教师人人参与,12月23号初赛结束,历时3个月,《美在于呵护》、《没有坏孩子》、《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教育需要等待》、《呵护稚嫩的心》等演讲在活动中引起教师共鸣,掀起教师比干劲、比奉献的热情,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今天我们在初赛的基础上推选出六位教师参与今天的沟通,老师们所讲的例子都是真人真事(为保护孩子的隐私,在有些事件中老师用的是化名),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讲述自己教育学生的体会,有的用赏识教育激发孩子学习的内驱力,有的帮助孩子树立自信,为孩子的明天铺路搭桥,有的对问题学生倾注满腔爱心,打开孩子紧锁的心扉,有的用真诚的沟通,赢得家长的信任,形成教育的合力,促使孩子取得巨大进步。希望我们的经验对您的家庭教育能有一些帮助,同时也希望家长朋友根据会前下发的交流意见书对我们发言的教师做出并打分。
“把家长希望子女成才的迫切愿望、把教师教书育人的心情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孩子是新世纪的主人,教育下一代我们重任在肩,
让我们家校携起手来,坦诚沟通,齐抓共管,探究一条孩子健康成长的阳光之路,为每一个孩子成为最佳的自我铺就成功之道!最后,预祝本次研讨会成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