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佛、乔治城大学、SAIS以及复旦大学,潘天舒教授开设了一系列广泛的课程,包括医学人类学、政治人类学、发展人类学、文化与政治理论、文化人类学、人类学理论、饮食与文化、人类学原著选读、中国社会、中国城市研究以及定性研究论等,这些课程覆盖了人类学的多个重要领域,为学生提供了深入而全面的学习机会。
郑教授在学术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尤其在复旦大学,他引领创建了中国首个艺术人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这一举措对艺术人类学学科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他在文艺学、艺术人类学与民间文学、民俗学等多个专业领域培养了众多高级人才,包括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访问学者和进修生。他的影响...
张海国,男,1950年5月出生于中国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兼任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实验室教授。1977年,复旦大学人类学专业毕业后,进入上海第二医学院从事教研工作(该校后改名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直至退休。2012年,张海国教授获上海人类学学会颁发的“人类学终身成就奖”...
潘天舒 人类学博士,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 。现任教于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学院文化人类学专业,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发展人类学,医学人类学,商业与技术人类学
张乐天,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学院副院长,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学院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硕士(复旦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文化人类学。
他的学术贡献丰硕而广泛。他的研究成果遍布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包括《科学》、《东方杂志》、《甲寅》、《国风》、《学林》、《动物学杂志》、《复旦学报》、《自然杂志》、《大自然》和《博物》等中文期刊,以及英国皇家人类学会会刊和法国民族志等专业人类学期刊。据统计,他共计发表了50余篇学术论文...
郑元教授是一位著作丰硕的学者,他的学术成果丰富多样。他的代表作包括《图腾美学与现代人类》、《艺术之根:艺术起源学引论》等,这些作品深入探讨了美学与艺术的理论基础。他的《美学观礼》和《美学心韵》进一步剖析了美学的内在韵律和礼仪维度,而《美学与艺术人类学论集》则将美学研究与人类学紧密结合...
学术出版物:担任《艺术人类学与民间文学评论》丛刊的主编,为该领域的学术交流提供了重要平台。个人经历:19年10月19日出生于浙江省乐清市。199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获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至今。1998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2000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01年任博士生导师,2005年任博士后联系导师。
郑元者,男,19年10月19日出生于浙江省乐清市。现任复旦大学艺术人类学与民间文学研究中心主任,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含民间文学教研室)主任,学位分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会会长、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华美学学会理事、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国民间文艺家...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学院文化人类学教授 2013年至今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学院文化人类学副教授 2006年至2013年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研究员 2005年秋美国乔治城大学外交学院和社会学与人类学系助理教授 2002-2005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院(SAIS)国际发展系兼职教授 2003-2005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