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退六二五”是一种源自中国珠算术语的表达,通常用来形容一种推卸责任或完全不承担义务的态度。具体来说,“一退六二五”原本是指在珠算中进行减法运算时,从“一”这个数字开始退位,最终结果为“六二五”,即表示将所有责任或负担都推得干干净净,自己丝毫不留。这一说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旧时商业活动中对账和结算的方式。在传统珠算中
现代汉语词典将“一退(推)六二五”解释为:本是一句珠算斤两法口诀,1除16是0.0625,借用做推卸干净的意思。退是“推”的谐音,有时就说成“推”。出自欧阳山《三家巷》:“陈家的老的、小的,只是个一退六二五,说他们做买卖的人素来不结交官府,推得干干净净!”...
现代汉语词典中,“一退(推)六二五”源自珠算斤两法口诀,即1除以16等于0.0625,用作推卸责任的谐音。此表达中,“退”与“推”音同,有时直接使用“推”字。在欧阳山的小说《三家巷》中有这样的描述:“陈家的老的、小的,只是个一退六二五,说他们做买卖的人素来不结交官府,推得干干净净!
例如,“一退六二五(0·625)一两”,表示一两的重量对应着0.625的数值,而“二是十二五(1250)二两”则表示两两相加,数值变成了1250。这种计重方式不仅展示了数学的精确性,也反映了古代中国计量单位的独特之处。这种计量方法在民间流传,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通过这样的歌词,人们能够更好...
是推法。现代汉语词典将“一退(推)六二五”解释为:本是一句珠算斤两法口诀,1除16是0.0625,借用做推卸干净的意思。退是“推”的谐音,有时就说成“推”。出自欧阳山《三家巷》:“陈家的老的、小的,只是个一退六二五,说他们做买卖的人素来不结交官府,推得干干净净!”...
拿来做比喻原本是说这数字算的干净利索,不拖泥带水没有粘连拖累,两下清清白白的意思。后来就渐渐演变成一种撇开责任,推卸责任的意思了。而且由于六二五比二六五、二五六要拗口,所以以讹传讹的就成了你提问的这句话。而退则由于推卸责任的曲解理解,所以从退变成了推,算是一句近代方言。=== 一斤...
难道是一退六二五?退掉“六”和“二五”,1、2、3加起来是六,二五指的是十。一退六二五,就是去掉1、2、3和10。。。所以才拿了4、5、6、7、8、9
一退六二五是我国先人为了十六两一斤的秤在累计加、减计算时方便而创造发明了十六两为一斤的秤在换算成十两为一斤秤的珠算口诀即头一句为“一退六二五”。旧秤(chèng)1斤为16两,所以旧秤1两等于新秤的6钱2分5厘(也就是0.0625)。“退”的意思就是小数点后再退一位(小数点后加1个0...
1两:一退六二五(0.625)
是一退六二五,本是一句珠算斤两法口诀,十六除一是0.0625,借用做推卸干净的意思。“退”是“推”的谐音,有时就说成“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