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位妈妈都在夸自己的儿子,第三位妈妈什么也没说?”我一边声音轻而低的说着,一边伸手指向一位同学,凝重的对她说:“第三位妈妈,你怎么不说话呀?”
“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学生自然而然的被老师带进了文本,带进了妈妈的角色,使自己就成了文本中的第三位妈妈。情感流露的是那样的自然,那样贴切。……
为了更好的理解“妈妈提水非常劳累这一内容”,我采取填重点词的方法,通过品读所填词语,感悟妈妈此时此刻最需要的是接过水桶的帮助时,她用沉重的语音,缓慢的语速、激动地说:“妈妈提着沉重的水桶,她的胳膊已经痛了,腰已经酸了,可是望望回家的路,还很远很远,此时此刻,妈妈最需要的是什么?” 刚刚还在欢呼雀跃的学生瞬间陷入了沉思之中。显然他们被我的情感感染了。
“帮助”
“帮妈妈”
“快把水桶接过来!”……
“是呀!此时的妈妈多么希望有人接过沉重的水桶呀!让我们快来读读描写第三个儿子的句子吧!”学生读了文本后,我又采取找一找第三个儿子动作的词,在读中感悟到第三个孩子的体贴,孝顺,具有一颗天真无邪的关爱之心。此时,教师被学生的情感感染了,学生更被第三个儿子的举动感动了,他是那么了不起 ……
“在座的妈妈们,你们看到了几个儿子?”
“一个”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
“那你们看到的一位怎样的儿子?”
“体贴妈妈的儿子”
“孝敬妈妈的儿子”
“关心妈妈的儿子”
……
学生们发自内心的话语、流露真情的表白,使真诚而厚重的道理,在孩子的心中就像清澈的小溪涓涓地流淌,像五彩的花瓣轻轻地飘落,像和煦的春风带着缕缕的温暖、丝丝的甘甜拂面而过。
正如陶行之先生所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才会给学生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