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设计学科名称:绒毛小熊(小学二年级)
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已都能较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能正确拼读音节,能借助拼音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能按汉字的笔画、笔顺、偏旁和结构分析识记字形,初步学会结合词语理解词义,能运用学过的词语造句说话,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听说习惯。能正确朗读课文,但距离感情朗读还有一段差距,能认识自然段,认识句号、逗号、问号、叹号等标点符号,初步学会写铅笔字,写字姿势基本正确,但还有一部分学生执笔方法不够正确。有三、四个学生由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有待这一学期进一步加强教育。
3.教学内容分析:《绒毛小熊》是北师大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册第十五单元的第一篇文章。
诗歌中的“绒毛小熊”虽然又脏又破,可是“冬冬”却把他当成宝贝,足见“冬冬”多么爱与他在一起。在孩子眼中玩具是有生命的,“绒毛小熊”是他生活的一部分。
全诗共分四小节:第一小节和第二小节的前两句主要介绍了“绒毛小熊”的样子;第二小节着重写了“冬冬与绒毛小熊度过的快乐时光”是课文的重点;第三小节,体现了冬冬对绒毛小熊浓浓的爱;最终老朋友又能天天在一起了,是课文的最后一小节。
4.教学目标:1、本课要求学生会认16个生字,会写8个。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
3、引导学生体会“冬冬”对“绒毛小熊”的情感,训练学生理解能力、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使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获得成功的体验。
5.教学难点分析:体会“冬冬和绒毛小熊度过的快乐时光”以及“冬冬对绒毛小熊”难以割舍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生字、新词;通过有层次的反复读文。
6.教学课时:两课时
7.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感知课文,自主识字,练习朗读。
二、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从小到大,你一定有很多玩具,能跟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玩具吗?有位小姑娘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她特别喜欢的玩具,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初读感知课文,自主识字。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笔画下来。
2.请听课文录音,注意生字的读音。
3.自由读课文,自主识字(尽可能用自己常用的方式解决,并多读几遍。)
4.小组合作,认识生字及词语。
5.小组汇报,交流的识字方法。
6.游戏检测:“开火车”认读生字。(鼓励学生组不同的词。)
(三)再读课文,看看哪些词语的意思还不明白,联系上下句想一想,或者和同学讨论讨论。
(四)指导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赏读课文,体会小朋友和玩具小熊一起玩的时光多么快乐。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认读生字新词:绒毛屁股补丁印象当乖乖技术喊疼惊讶随便旁边求二年级
(二)赏读体验:
1.请同学们打开书听老师朗读第一节诗歌。
(1)请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绒毛小熊?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第二节诗歌。
(1)请位同学朗读课文。(鼓励学生把自己当成作者来读)
(2)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知道了什么?(汇报交流:主要是“我”和绒毛小熊度过了哪些快乐的时光。)
(3)同学们,你们桌上都摆着自己心爱的玩具,谁来说说“它”给你带来的快乐?(鼓励学生在头脑中过过电影,回忆一下,想好的先说。)
(4)朗读指导;同桌赛读,相互评价。
3.自由朗读第三节诗歌。
(1)把自己当成作者来读,看谁读得好。
(2)邀请学生就第三小节的故事跟老师表演小品;
同桌之间进行表演,全班参与。
(3)用你们喜欢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8.课堂练习: 同学们,你也有喜欢的小玩具吧?谁来说说自己的小玩具什么样?你和他都度过了哪些快乐时光?
9.作业安排:写写你喜欢的小玩具的样子以及你和他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
10. 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识字卡片
11. 自我问答:通过这篇课文我体会到什么?我体会到了童年的快乐。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