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规定,孩子不能选择自己的监护人,根据法律,孩子的父母是其监护人。如果父母已故或无监护能力,法律规定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包括祖父母、兄姐以及其他经相关部门同意的个人或组织。
法律分析
孩子不可以选择自己的监护人,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孩子的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孩子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需由法律规定的有监护能力的人按法律规定顺序担任监护人。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二十七条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拓展延伸
孩子监护权:权利与利益的平衡
在孩子监护权的问题上,需要平衡权利与利益之间的考量。孩子是否有权选择自己的监护人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一方面,孩子应该有权利表达自己的意愿,因为这关系到他们的福祉和发展。他们可能会有特定的需求、偏好或与某个监护人的亲密关系。另一方面,监护权的决定应该基于孩子的最佳利益。这需要综合考虑孩子的年龄、成熟程度、家庭环境、监护人的能力和稳定性等因素。法律和法庭通常会权衡孩子的意愿和最佳利益,并采取适当的决策。因此,孩子是否有权选择自己的监护人,需要在权利和利益之间找到平衡点,以确保孩子的权益得到充分保护。
结语
孩子的监护权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在权利和利益之间找到平衡点。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孩子不可以选择自己的监护人,而是由法律规定的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在决定孩子的监护人时,应综合考虑孩子的最佳利益,包括年龄、成熟程度、家庭环境等因素。法律和法庭通常会权衡孩子的意愿和最佳利益,以确保孩子的权益得到充分保护。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二十七条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